一周前,59岁的刘大妈吃了几块放冰箱两天的冰镇西瓜,第二天就开始拉肚子。刘大妈去一家小诊所开了药吃,症状略有缓解,但吃药3天后,还是拉肚子,而且还发起了烧。于是刘大妈赶紧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也称急性胃肠炎,一般是由于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加上毒素细菌感染所致。医生给她做了抗菌、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并要求其控制饮食,以喝稀粥为主,很快腹泻就痊愈了。
如何定义“腹泻”
一般认为,每天大便 3 次以上,或整天大便总量大于 200克,且大便含水量超过 85%,则认为是腹泻;如病程超过 3 周则可称为慢性腹泻,3 周以内称为急性腹泻。
但如果是由于吃多了食物,当天或隔天拉了几次,大便总量也超过了 200 克,可是大便都是成型的,就不是腹泻;另外,由于喝了牛奶,当天拉了 2 次,第二次还是稀水样的,也不是腹泻。
腹泻原因不简单
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是肠道疾病,各种细菌、毒素、病毒、寄生虫感染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在外面吃着烧烤、喝着啤酒实在是舒服,可是回到家里就上吐下泻,这大多是细菌或毒素导致的;小孩子在夏秋交替时出现腹泻不止,则很可能是轮状病毒导致的秋季腹泻;到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旅行,吃喝没有完全煮熟的食物或水后出现腹泻,则很可能是感染了细菌或寄生虫。此外,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表现为腹泻。
与急性腹泻相比,慢性腹泻的病因更加复杂,主要可以归纳为消化系统、全身系统、药物反应三大类。如内分泌系统紊乱、感染、肠道肿瘤等都可以表现为慢性腹泻。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慢性腹泻都是由比较严重的疾病引起的。例如部分慢性腹泻只是单纯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没有实际的病变,大部分只是单纯的心理问题或胃肠动力障碍。
腹泻不能单纯靠止泻
许多人一出现腹泻,就立即服用止泻药。实际上,这种做法很不妥,腹泻若不及时治疗有时会酿成大病,但是盲目使用止泻药,同样是很危险的。
腹泻可由多种疾病引起,用药应针对病因。常用的止泻药主要用于非细菌性因素引起的腹泻,而出现感染性腹泻时,首先应做抗菌治疗。如果刚出现感染性腹泻就立即服用止泻药,尽管能快速止泻,但会使病原微生物滞留在肠道内,令细菌产生的大量毒素被肠黏膜吸收,导致病程延长,一些中毒性感染性腹泻还可能因此加重病情。
因此,出现腹泻应及时就医,最好能确定病因对症治疗,而不是简单地止泻,即使腹泻暂时止住了,病其实并没有好。
文/青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