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

 2024-04-12  阅读 869  评论 0

摘要: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虽然早已不知去向,但依旧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纵观王羲之一生,倒也是算是人生赢家。他出生富贵,家族才是当时首屈一指的王氏;他不拘小节,哪怕卧在床上,也能得到迎娶公主的机会。可这样的人,却有一个有趣的爱好,那就是爱鹅。 王羲之与鹅的不解之

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虽然早已不知去向,但依旧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1)

而纵观王羲之一生,倒也是算是人生赢家。他出生富贵,家族才是当时首屈一指的王氏;他不拘小节,哪怕卧在床上,也能得到迎娶公主的机会。可这样的人,却有一个有趣的爱好,那就是爱鹅。

王羲之与鹅的不解之缘

东晋年间的艺术追求,不像现在有些浮夸。那时候的人们比较真实,所以当王羲之的书法的确有几分水平时,他的名气便已经响亮起来了。

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虽然啥都不缺,但是唯独对鹅非常感兴趣。

(一)王羲之对鹅的喜爱

话说有一天,王羲之听说会稽有人养鹅,于是便带着几个随从前往;不曾想到,养鹅的主人听说他要来,竟然将鹅烹了,以款待王羲之。后者见状,大为惋惜。实际上,这也不是王羲之第一次为了观鹅便到处跑了。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2)

山阴当时有个道士,听闻了王羲之的爱好。于是他花费大价钱,选购了一批鹅,对他们精心饲养。王羲之听说后,果然前来赏鹅。由于道士养的鹅品相太好,王羲之便恳求后者将这些鹅买下来。

谁知道士却说道:"为写《道德经》, 当举群相赠耳。"王羲之听说只要给道士抄一遍《道德经》,便欣然允诺。不过片刻功夫,便成功将这这些鹅带了回去,"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王羲之对鹅如此喜爱,不是没有原因的。事实上,这源自于鹅的丰富传统内涵。一般人看到鹅,总会想到一道道美食,比如蒸鹅、烧鹅、卤鹅等。但是王羲之喜欢鹅,还是源于他对书法的喜爱。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3)

(二)鹅对书法的影响

王羲之在走路时,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用手指比划,以研究书法的运笔技巧。时间一长,王羲之的衣服都划烂了。正是因为这份对于书法的热爱,王羲之才突破性地在鹅身上找到了灵感。

鹅的一举一动,比如潜水、游走、吃食等动作,都被王羲之看在眼中。在魏晋时期,美学意义也依旧出现,王羲之受此影响,将鹅的神态之美融入到了自己的书法之中。

清代黄小仲说过:"余学汉分而悟其法,以观晋唐真行,无不合者。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名指,外拒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

比如从外观上看,鹅像是一个"之"字。而在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中,便出现了21个,其形态皆不相同,让人惊叹不已。王羲之在心里就很得意,因为鹅的神态给了他很多灵感。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4)

(三)鹅与文人傲骨

古代文人,都讲究傲骨。宋人罗愿曾说:"鹅性顽而傲,盖迫之而愈前、抑之而愈昂。"这种现象,与鹅的生活习性有关。

在农村有过生活经历的读者,相信都比较了解鹅这种家禽。虽然它笨重、肥大,但的确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还有人说它是好记仇。其实在古人看来,鹅的这种表现,是与君子傲骨有一定关系的。

除此之外,鹅大多都是一身白毛,因而人送外号"鹅白"。在当时,古人都一直认为白色代表祥瑞与高洁。

比如白雪,就是"瑞雪兆丰年";比如"白鹤",便是"出淤泥而不染"。而看上去肥大的白鹅,也是有这种纯洁之意的。古人还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以鹅毛指代纯洁感情。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5)

白居易曾作诗《鹅赠鹤》一首:"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便是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但又要保持自己高洁傲岸的人生追求。

由此可见,王羲之爱鹅也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借鹅表达自己的君子品格。

毕竟鹅被广大文人喜爱,是与儒家有直接关系的。孟子就说:"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种铁骨铮铮的君子不屈,恰好是符合王羲之"以骨鲠称"的性格的。在当时,儒学地位虽然有所下降,却依然是当时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故而王羲之爱鹅,也是受到社会环境与历史传统熏陶的。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6)

古代鹅文化的其他寓意

我国养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距今约有五六千年的悠久历史。那时候的鹅还不叫鹅,而叫舒雁。《尔雅·释鸟》中说:"舒雁,鹅。"或许是这些鹅还没有被完全驯化,保留了一些低空飞行的能力。

南宋文学家洪迈也说:"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所以先秦时期的"雁",多是指鹅。话说庄子有一次接待客人,便安排自己的儿子去杀掉一只鹅。

后者反问道:"这里有两只鹅,一只善于鸣叫,一只不会叫,该杀掉哪一只呢?"庄子想到没想,便让儿子杀掉了不会叫的鹅。

这个故事,反倒是体现出了两个关于鹅的特点。

其一,先秦时期的人们,便已经将鹅初步驯化,并散养在家中了。而且庄子的家境只是一般,可见养鹅是普遍存在于一般百姓家中的。

其二,会鸣叫的鹅,反而会更受人们喜爱。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7)

正是因为鹅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才导致这种家禽逐渐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并对后世之人的种种生活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古代食疗中的鹅

现在流传的鹅中,广州烧鹅与扬州的盐水鹤,怕是最受欢迎了。而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附近,也出现过大规模养鹅吃鹅的风俗。

作为当时的一种常见家禽,无论是老鹅还是鹅蛋,又或者是鹅毛,都有很好的利用价值。《红楼梦》中也提到了不少关于鹅的美食,比如糟鹅掌、松瓤鹅油卷、胭脂鹅脯等名菜。

除此之外,古人还认为鹅有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便提到了鹅肉的诸多好处:"鹅肉甘平无毒,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补虚益气,暖胃生津。"

在民间,更有"喝鹅汤, 吃鹅肉, 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这些例子都说明:古人认为经常食用鹅肉,对人的身体颇有益处。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8)

同时,鹅油也有相当高的医用价值。据《神农本草经》记载:"雁肪: 味甘,平。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久服,益气、不饥、轻身、耐老。"这里提到的雁肪,便是用鹅的脂肪练出的鹅油,经常服用对人体大有益处。

这些说法不无道理,因为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鹅肉同样具有很多药用价值。比如它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降低血压与血脂。

元代《杂证汇参》中,还提到了一个用鹅血治病的故事。大概意思是说:有个病人当时受了惊吓,在吃晚饭的时候想吐却吐不出来,于是便绝食了。有个人见到后,便对他说道:"此病非药可治。令用生鹅血乘热饮之,一服即效。此虽未见方书,揆之理无妨碍。"病人照做之后,果然药到病除。

由此可见,鹅一身都是宝。

(2) 古代礼仪中的鹅

不知从何时起,鹅也成为了一种礼仪的象征。具体表现形式为:它作为礼物,经常在婚礼中出现。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9)

据《仪礼》中记载:在男女结亲之时,男方是必须要将鹅作为礼物之一,送到女方家中的。这个习俗,广泛流传在社会中。无论是贵族之家,还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在进行婚礼时,都会约定俗成的将鹅作为一种礼品。

说到这,难免会有人感到好奇,古人这样做的用意,又是什么呢?东汉经学家郑玄作注说:"用雁为挚者,取其顺阴阳往来。"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解释的更加清楚:"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

大概意思是说:大雁每年按时迁徙,而且从不迟到早退,因此人们认为它是一种守诚信的鸟类。这个寓意放在婚礼之中,便衍生出了两种含义。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10)

一是在婚礼举行之时,要严格遵守时辰。古代婚嫁,讲究良辰吉日,便是这个说法。

二是女方在嫁给男方之后,双方都要信守承诺。女方应时而嫁,男方日后也不能刁难女方。

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还说:"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古人在重大场合之时,是非常讲究秩序的。在朝中,君王有别;在家中,长幼有序;对夫妻,则是男尊女卑。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11)

众所周知,大雁在飞行时,往往成"之"字型与"一"字型,这说明它们非常讲究顺序。而这种生活习性,又恰好满足了人们对于礼法的需求。

有意思的是,这里说的雁,其实与鹅还有些区别。毕竟大雁很难捕捉,而且人们对于这种鸟类有天然好感,于是大雁的近亲,也有"雁"之名的鹅,便成了大雁的象征物。

《仪礼》也有记载:"雁是野物,非时莫能致。故以鹅替之者,亦曰奠雁。"前面提到:鹅叫做"舒雁",这其中便有家世安宁舒畅之意。

这个习俗,在后世多有流传。文成公主入藏,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早有耳闻。松赞干布知道中原的婚嫁礼仪,于是在求娶公主之时,便向唐太宗献了一只金鹅。太宗皇帝大喜,在考察了使臣之后,便欣然允诺了这门婚事。

王羲之和鹅字的故事:王羲之书法以鹅为灵感(12)

另外,将鹅作为礼物,又不单单是婚嫁之中的独有习俗。古代文人在交游之时,也曾送过白鹅给对方,以起到勉励友人的心意。比如"千里送鹅毛"的典故,主人一开始送给友人一只鹅,便是抱有此意。

同样道理,古代君臣之间的情谊,也可用鹅来表示。

据《仪礼·聘礼》记载:"宾请有事于大夫,公礼辞,许。宾即馆。卿、大夫劳宾,宾不见。大夫奠雁再拜,上介受。劳上介,亦如之。"

这里的鹅,显然还是君臣之间信守承诺的一种信物。这说明在古人在建立情感的过程中,鹅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种关系的见证,也是维持这种关系的有力保证之一。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66dCz0CCw0EUg.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932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2696秒, 内存占用1.3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