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二宝的这一年来,我和老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寒冬。
看着眼前那个一起生活了十年的人,经常觉得好像从来没有好好认识过他一样。他也觉得我变了很多,变得世俗,变得爱发脾气。经常不是吵架,就是冷战,两人同处一室,空气经常会降到冰点,而事后回想,吵架缘由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很多次,我觉得再也过不下去了,“离婚”两个字无数次挂在嘴边,可是看着笑靥如花的两个孩子,未敢出口。
后来偶遇《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如饥似渴地一口气将其读完。
这本书被称之为亲密关系沟通圣经,书中用11章的篇幅,详细地给我们描绘出了通向幸福美满婚姻的指南,每一个观点都让人耳目一新,而且非常有可借鉴可操作性。《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让我觉得醍醐灌顶,读完掩卷,终于明白,原来我的婚姻中问题主要出在失败的沟通。
作者诺曼.怀特是享誉全美的婚姻咨询师、心灵导师、演说家、畅销书作家,被公认为值得信赖的家庭婚姻顾问。
今天分享最让我受益的三个方面。
第一,在亲密关系中,要做移民式旅行者,而不是殖民式旅行者。
明明是一本关于亲密关系中如何沟通的书籍,为什么开篇却提到两种旅行者呢,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原来诺曼.怀特利用这两种旅行者来类比不同的人在亲密关系中的不同态度和做法。
这两种旅行者有什么区别呢?
殖民式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固守旧有眼光,凡事以自己原来国家的习惯为中心,拒绝以当地人的心态融入。
在整个过程中,他只说己话,别人却听不懂他的语言,如果他遇到困难,当地人即使想帮忙,也因为不懂得他的意思而有心无力。
以这样的方式旅行,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麻烦,经常感受到挫败感和无力感,旅行的体验自然会非常糟糕,对当地人感到不满意,觉得沮丧,埋怨,愤恨和不愉快。
而移民式旅行者却恰好相反,他在去另一个国家前,事先会做好准备,阅读书籍,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历史,学习日常用语等,在整个途中也很渴望学习,尽可能用当地的语言去交流。
结果呢?当地人很愿意、也能够给予他需要的回应,还会试着了解他,所以他在整个旅行的过程中,觉得当地人非常热情,整个体验让他难忘,感到很开心、很愉悦。
作者通过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在婚姻中,我们不能坐等另一方来迎合自己,首先要愿意去了解对方,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这样别人感受到了我们敞开的心态和了解他的意愿,也会积极迎合。
我远嫁到老公的家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旅行者。可是在这十年中,我并没有很好的融入当地的环境,对他们的很多风俗和习惯不屑一顾,甚至对老公引以为傲的一些事情嗤之以鼻。
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我一直埋怨老公不理解我,可是我既没有试图去理解过他真正的所思所想,又从来没有敞开过自己的心扉去接纳他,又怎么能让他来理解我呢?
第二,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相当于和一个外国人结了婚。
诺曼.怀特在书中提到,世界上任何一对夫妻,不管在结婚前是多么熟悉,相处了多长时间,也不管他们两人出生成长的地域多么接近,实际上都是在和一个外国人结婚。
因为在不同的家庭长大、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两个人,肯定有着不一样的习惯,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作者说,关系融洽的夫妻都懂得解读爱人的异域方言,很乐意学习彼此的语言,努力适应对方的家庭,在任何时候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寻找共同的基础,灵活沟通。
深以为然。
回想这一年来,我觉得老公应该体谅我抚养孩子的劳累,主动分担家务,关心体贴我,而他并没有做到。我深感失望,整天对他冷若冰霜,想让他因我的冷淡而自我反省。
可他呢,觉得我整天拉着脸,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更不知道他到底怎么得罪我了,干脆不愿意回家了。
而这,和我们俩在原生家庭的沟通习惯有非常大的关系。
我妈妈一生气就不理人,让别人去猜测他的意图,我也养成了这种习惯,而我婆婆呢,心里怎么想会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反反复复地说,我老公从小无需费尽心思去猜测别人的感受。
所以,我习惯于让他自己感受我对他的不满,而他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和习惯,我们俩之间不出现矛盾才怪呢。
第三,要懂得改变语言风格,适应爱人。
诺曼.怀特在开篇就提出,我们要懂得说对方的话。
当然,说对方的话,并不是指扭曲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去迎合对方,这样的相处根本就无法长久。他的意思是,我们要理解对方的语言风格,然后以对方熟悉的风格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人们的语言风格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听觉型,视觉型和感受型。
听觉性人喜欢通过耳朵来了解生活,这是他们学习的最佳方式。
视觉型人习惯把所有的信息先通过视觉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接受。
感受型人更容易对他人的情绪和感觉感同身受。
我属于视觉型学习风格的人,喜欢阅读,任何事情都要亲自看一遍,只有做到过目才能不忘。而如果只让我听,我总是抓不住重点,容易遗漏信息,整个过程中还觉得很难受很吃力。比如,有时老公拿着手机给我读一条信息,我总是有把手机抢过来自己看的冲动。
别人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做手里的事情,我只能专心坐在电视机前,盯着字幕,一字不漏地看过去,如果不让看字幕,我难受得要命,还不如不看。
而我老公是听觉型的人。让他读书,他会想尽办法逃避,但他特别善于从从别人的谈话中吸取信息,并且经常一边看电视,一边拿着手机语音聊天,两边都不误。
每次我们俩之间有了矛盾,他觉得我们应该多沟通,把话说开了就好,我觉得当面说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习惯发信息给他,但是每次发完,他并不及时回应,我以为他不重视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生气,而他埋怨我心里有什么话也不说给他听,导致我们俩的矛盾升级,关系更加糟糕。
这本书看得我感慨万千,真正受益匪浅。我和老公从大学开始恋爱,四年爱情长跑,步入婚姻,也已经七年了,按说有着非常牢固的感情基础,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差点让一切分崩离析。
所幸,《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这本书及时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让我对自己的婚姻重新进行了审视,发现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我要永远记着书中的这句话:不要试图改善对方,想让他和自己一样,一直进行人生的权力斗争,只会不断地引发家庭冲突。学习爱人的语言,体会爱人的感受,在爱的基础上沟通,建立一种和谐的亲密关系。
关于亲密关系你还有什么看法吗?写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交流吧。原创不易,请多多转发点赞支持鼓励吧,糖果妈妈带着糖糖和果果谢谢你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