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病(遗传性心肌病)

 2023-09-02  阅读 553  评论 0

摘要: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即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类由于肌小节蛋白编码基因(或肌小节蛋白相关基因)变异,或遗传病因不明的,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心脏疾病,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该病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预后差异较大。肥厚性心肌病hy

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即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类由于肌小节蛋白编码基因(或肌小节蛋白相关基因)变异,或遗传病因不明的,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心脏疾病,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该病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预后差异较大。

肥厚性心肌病

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

心血管内科

心脏

遗传、内分泌紊乱

呼吸困难、胸痛、乏力等

病因

1.遗传

一个家族中可有多人发病,提示与遗传有关。

2.内分泌紊乱

嗜酪细胞瘤患者并存肥厚型心肌病者较多,人类静脉滴注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可致心肌坏死。动物实验,静脉滴注儿茶酚胺可致心肌肥厚。因而有人认为肥厚型心肌病是内分泌紊乱所致。

临床表现

本病男女间有显著差异,大多在30~40岁出现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症状更加明显,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呈端坐呼吸或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心绞痛;常有典型心绞痛,劳力后发作。胸痛持续时间较长,用硝酸甘油含化不但无效且可加重。晕厥与头晕;多在劳累时发生。血压下降所致,发生过速或过缓型心律失常时,也可引起晕厥与头晕。心悸;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强烈,尤其左侧卧位更明显,可能由于心律失常或心功能改变所致。

检查

1.X线检查

心脏大小正常或增大,心脏大小与心脏及左心室流出道之间的压力阶差呈正比,压力阶差越大,心脏亦越大。心脏左心室肥厚为主,主动脉不增宽,肺动脉段多无明显突出,肺淤血大多较轻,常见二尖瓣钙化。

2.心电图

由于心脏缺血,心肌复极异常,ST-T改变常见,左心室肥厚及左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可能由于室间隔肥厚与心肌纤维化而出现Q波,本病也常有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3.超声心动图

是一项重要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4.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

心导管检查,左心室与左心室流出道之间出现压力阶差,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压力阶差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程度呈正相关。心血管造影,室间隔肌肉肥厚明显时,可见心室腔呈狭长裂缝样改变,对诊断有意义。

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发展缓慢,预后较好,但由于心律失常,可致猝死,生活上应注意避免过劳,防止过度精神紧张,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改善左心室壁顺应性及左心室充盈,也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2]

外科手术治疗:压力阶差>60mmHg,药物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治疗。可行肥厚肌肉切除术。合并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可做二尖瓣置换术。

长期以来均认为肥厚性心肌病的病因与遗传有关,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临床上有明显遗传家族史者仅占30%~55%左右,而其他40%~50%却无遗传家族史。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64fCD0EAg4GX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657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32秒, 内存占用1.32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