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

 2024-08-31  阅读 686  评论 0

摘要:“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夸,我夸一夸,这个传统美食góu不理包砸。这个góu不理包砸,它究竟好在哪?它是薄皮大馅儿十八个褶,就像一朵花”。上回书说到姆们北京茶文化,今儿领各位哥哥节姐稍往东走走,去看看咱天津茶圈都有点嘛!天津,总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这座城市有着双重性格,它保留着古老文明的建筑,也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1)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2)

“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夸,我夸一夸,这个传统美食góu不理包砸。这个góu不理包砸,它究竟好在哪?它是薄皮大馅儿十八个褶,就像一朵花”。

上回书说到姆们北京茶文化,

今儿领各位哥哥节姐稍往东走走,

去看看咱天津茶圈都有点嘛!


天津,总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这座城市有着双重性格,

它保留着古老文明的建筑,

也有满含现代气息的楼阁,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3)

天津人常说:

天津是一座平民城市,

充满热腾腾的市井气息,

泡茶馆、听相声、啃煎饼果子,

再来几个狗不理,

老津门的味儿就这样悄悄地溜了出来。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4)

说起天津茶圈,

茶馆文化是绝对的领头羊。

若是没听过茶馆里的相声,

那都不算是个“哏儿都人”。


要说对相声曲艺的热爱,

天津说第二,没人称第一。

“你是天津人啊?来来来,说段相声”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5)

从老一辈的马三立高英培杨少华韦文高,到年年在春晚上“想死你们了”的冯巩,再到宇宙第一治愈男团团长郭德纲,全都是从哏儿都的小茶楼里走出来的。


叫上三五好友走进茶馆,

嗑着瓜子儿咂着茶,

前排后排、单间雅座,想坐哪儿坐哪儿,

捧角儿的花篮,想送几个送几个。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6)

很多相声演员最害怕的就是在天津演出,

为啥?就拿报菜名举例来说:

在其他地方报菜名,观众一片叫好声,

但是在天津演完了报菜名,

台下悠悠传来一句:少俩菜……


此处提醒您,去茶馆听相声之前,您得知道这么几件事:


1、 天津人去茶馆都是自带水杯和茶叶的。茶馆的桌子上基本都会有热水壶,老天津人来到茶馆,第一件事通常都是沏一壶香气扑鼻的“高碎花茶”。


2、正确叫好的声音是"噫〜"而不是吁〜"


3、除了嗑瓜子之外,尽量不要吃东西。毕竟捧腹大笑的时候较多,呛到就不好了。恩,这一条是“逗你玩”的。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7)

天津虽为曲艺之乡,

但天津茶圈可不止有相声,

茶人们无论到哪可都是讲究的很,

那么到了天津,茶人们都讲究些什么呢?


天津人民喝茶讲究个“口儿”,

这“口儿”是个嘛?

说白了,就是茶的香气和滋味,

这茶越浓越好喝,越烫越舒坦。

“浓茶热口”便是天津人喝茶的一大特色。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8)

天津人讲究一天三遍茶,

正如民谣中所说:

早茶一盅,一天威风;
午茶一盅,劳动轻松;
晚茶一盅,提神去痛。

早年间的天津人,清晨洗漱后

就提着装好茶叶的茶壶到水铺沏茶,

很多人一大早就能喝光一整壶热茶。


同北京一样,

天津也不乏清晨到河边“遛早儿”的人,

“遛早儿”结束,他们便直奔茶馆。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9)

清晨这一杯早茶若是不饮,

就如同现代年轻人起床太早一样,

整天都不得痛快。


待这茶喝的滋润了,

就到了我们熟悉的

热豆浆 狗不理/煎饼果子时间。

yo!yo!切克闹!
煎饼果子来一套!

一整套流程结束,

这一天才算开始。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10)

午饭结束后,

天津的午茶时间即将开始,

这一顿喝的茶一定要浓,

得实实在在的“闷透”了才能喝,

“祖训”说这能助消化、提精神。


天津有句俗语:

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

这句话中的“热茶”,

便是晚饭后的这一顿茶了。


正值秋冬季节,傍晚天色“擦黑儿”,

伴着胡同里卖萝卜小贩的吆喝声,

家里炉上的茶也泡透了,

一口萝卜配一口热茶,

过瘾、养生,又暖身。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11)

天津人饮茶历史久远,清朝嘉庆年间,天津就已经是茶叶的集散地之一了。

到了1888年,京津塘火车贯通,天津凭它优越的地理和便利的交通,发展成了北方的重要商业市场,茶叶也顺着便利的交通不断运到天津。

20世纪之初,各路茶商相继到此批发经营茶叶,各地茶叶逐渐汇集到了天津。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12)

20世纪30年代,天津不断发展成了北方茶叶的集散地。当时在天津作为中转的茶叶,已经运到华北、东北、西北、山东和河南的一些地区了。


到了30~40年代,天津茶叶市场的年销量已经都达到了9~12万担。


作为帝都的邻居,

“隔壁老津”对茉莉花茶的喜爱丝毫不输老北京,

花茶的老字号代表之一正兴德便生于此。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13)


天津的茶是极为重视传统的,

茶商们一直恪守着一个原则:

没有大的市场波动,切忌随意提价或降质。


所以去茶庄买茶时,

茶客们一般不说茶名,只提价格:

一句“来斤5块的”足矣。


郭德纲的店(郭德纲都是从这里的茶馆走出来的)(14)

天津人爱茶,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

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是喝茶;

开会时喝茶,打架讲理也要喝茶;

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

有清茶一壶,便可随遇而安。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611Cz0EAA8HUF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69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62秒, 内存占用1.3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