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成语故事40个(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

 2024-04-06  阅读 743  评论 0

摘要:(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王朗传》注引《魏书》,时间是在曹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主人公为曹丕。原文如下:车驾既还,诏三公曰:“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成戒。况连年水旱,士民损耗,而功作倍于前,劳役兼于昔,进不灭贼,退不和民。夫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然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王朗传》注引《魏书》,时间是在曹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主人公为曹丕。原文如下:

三国成语故事40个(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1)

车驾既还,诏三公曰:“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成戒。况连年水旱,士民损耗,而功作倍于前,劳役兼于昔,进不灭贼,退不和民。夫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然迷而知反,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今将休息,栖备高山,沉权九渊,割除摈弃,投之画外。车驾当以今月中旬到谯,淮、汉众军,亦各还反,不腊西归矣。”

三国成语故事40个(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2)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曹丕在诏书中所说的“迷而知反”,意为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这也是由曹丕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三国成语故事40个(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3)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曹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七月,曹魏与东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曹丕决定兴兵讨伐东吴。此举遭到包括王朗在内的众多曹魏大臣反对。《三国志•王朗传》载,王朗不仅曹丕不宜亲征,而且应该“宜敕别征诸将,各明奉禁令,以慎守所部。外曜烈威,内广耕稼,使泊然若山,澹然若渊,势不可动,计不可测。”不过,王朗及众多大臣的意见被曹丕拒绝,曹丕执意而行,轻率出兵,最终无功而返,陷入别动,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军。

三国成语故事40个(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4)

大军回撤之际,曹丕向三公发布诏书,解释此次撤军的原因。非常有趣的是,这一次曹丕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用“迷而知反”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参考书籍:《三国志》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60dCz0CBgwEV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90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06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