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新艳秋先生录像,妙啊。《锁麟囊》中的《一霎时》唱得人万念俱灰,悲欣交集。她的一生才是一出戏,“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晚年凄凉如许。戏如人生,映衬在新先生身上分毫不差。——雪小禅
新艳秋——著名京剧“程派”传人
新艳秋(1910—2008)——原名王兰芳,字玉华,京剧旦角,著名程派传人。民国时被推为“四大坤旦”之一。 早年学习梆子,后改学京剧,先后拜荣蝶仙、梅兰芳、王瑶卿为师。因酷爱程戏而专攻程派,属程砚秋私淑弟子。
艺术特色:新艳秋的演唱讲究声、字、情的统一,突出表现了程派若断若续、低回婉转的演唱风格,她的立音松弛、有力,胸腔、脑后音共鸣极好,同时结合了自己的清新雅丽的嗓音来演绎程派唱腔,她的表演身段大气、脱俗,舞蹈身段象风摆荷叶那样飘曳和隽永,讲究“三节六合”,舞台上的形象宛若一个扇面的古代绢人具有古典女性风韵。
新艳秋
齐如山对她说:"我介绍你拜程砚秋为师,实授实学,你的前程是远大的。"。新艳秋听了这样的话自然是喜不自胜,她从小迷的是程派,现在程派的创始人将有可能做她老师了!岂料好事多磨,齐如山的建议,没有得到程砚秋的同意,这真的成了新艳秋的一场大梦。
新艳秋《碧玉簪》剧照
原来程砚秋其时还很年轻,外面早有他收女徒弟的流言蜚语,他怕人言可畏,又怕当时报界手握刀笔的人,所以他已发誓不收女徒。就算是齐如山,也改变不了他的誓言,拜师之事只好作罢。
首开梨园“女禁”拜师程砚秋不成后,齐如山先生又把新艳秋引见给梅兰芳。当时梅兰芳的名声已经很响亮了,新艳秋三次登门,用真诚打动了梅兰芳,梅兰芳感动之余,热情地接待了这个年轻人,新艳秋终于成了梅大师第一位女弟子。梅兰芳非常欣赏这位有心胸和奋发有为的女青年,他手把手地教了她不少梅派戏,包括《霸王别姬》。
1928年,一个绝好的机会摆到了新艳秋眼前—一代宗师、武生泰斗杨小楼点名她合演《霸王别姬》。
杨小楼与梅兰芳主演的京剧《霸王别姬》
当时在中国的南方,男女同台演出已经蔚然成风,但处在北洋统治下的北京,男女同台仍旧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梨园界谨慎地遵守着这一旧例。谁来破这个先例?这一年,年过五十且德高望重的武生泰斗杨小楼呈文北京市政府,要求实现男女同台。大势所趋,当局顺水推舟批准了杨小楼的申请。
申请批准之后,杨小楼开始组建班子,他会选谁来出演坤角呢?出人意料的是,他将目光瞄准了新秀新艳秋。杨小楼派人找到新艳秋,邀请她与自己一起登台表演。这份突如其来的邀请,让十八岁的新艳秋惊喜又忐忑。在师傅梅兰芳的指导下,她苦练杨小楼的拿手戏《长坂坡》和《霸王别姬》,终于得到了杨小楼的充分认可,也得到了梨园内外的认可。
“偷”戏之始末“可是我对程派艺术仍是迷恋极深,爱不释手,他的表演艺术太美了。旧社会拜师不易,程先生既然不肯收我,不能得到直接的传授,那我就一方面自己苦练,一方面绕着弯向程先生的师友们求教。——新艳秋”
新艳秋
尽管新艳秋拜了梅兰芳先生为师,可还是心系程派,她不时去看戏“偷师”,为怕程先生看出来还男扮女装,穿西服戴礼帽。然而总有“二报”的,只要有人告诉程先生新艳秋来了,程先生还会悄悄改戏。
不过,新艳秋有个“内应”,那就是“通天教主”王瑶卿,程先生的戏好多都是他排的。可王瑶卿也很欣赏新艳秋。于是有时候程先生排了戏之后,王瑶卿就让他把剧本留下,等他走后再悄悄帮新艳秋排,就这样程先生这边厢唱着,新艳秋那边厢也演了起来……
新艳秋(左)、程砚秋(右)
“偷”戏在旧社会是犯忌的,为了怕被人认出来把我赶出戏院,我只好化装成男孩子去剧场“偷”。这样“偷”了几年,居然让我把程砚秋先生当时演出的早期程派代表剧目都“偷”到了手。——新艳秋
“对台”与“叫板”1930年前后,新艳秋觉得时机成熟,便打出“程派”的旗号,开始唱程派戏。她自称这是“不尊敬程先生”,但她顾不上这些,为什么?用她原话来说是:“为了舞台上站住脚,能红!”她不仅红了,还和程砚秋叫板又较劲。一是忽出奇兵,策动了“鸣和社倒戈”事件。简单说,就是用重金把程砚秋“鸣和社”戏班里的小生演员买通,连人带程派剧本都弄了过来。要知道戏曲舞台必须有生旦相配,故程砚秋怒不可遏。二是趁1932年程砚秋赴欧考察之际,她大唱特唱。三是把与程砚秋同台合作的人,拉到自己的班社中,陪着她唱。效果当然是立竿见影的,一下子就红得发紫。
如此种种使得程砚秋大为恼火,所以在王瑶卿先生家中,程先生和新艳秋有过几次见面机会,但是从来没有和她说过话。对此,新艳秋也一直愧疚在心。后来她承认:“我为了唱戏成名,对不起程先生”。
新艳秋先生《汾河湾》剧照
程先生知道我在学他。1933年他回国后,一次悄悄来看我的《红拂传》。消息传到后台,我十分紧张。郭仲衡、侯喜瑞先生,都劝我别害怕,大胆唱。那天台上没出错。到“进酒”一场,郭仲衡先生在台上对我悄悄一呶嘴,告诉我台下坐在前排池座边上戴墨镜的就是程先生。事后,听说程先生认为我唱得不错,笑眯眯的,我这才放了心。——新艳秋
缘何“抱憾终生”多次的“对台”与叫板,让这种微妙与紧张也就慢慢持续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周恩来总理的说和,程砚秋先生的态度也慢慢有了改变。大约在1954年,程先生去上海演戏,新艳秋很激动,又过去看戏。听说她来了,程先生让人把她叫到后台,亲切地问:“《荒山泪》、《春闺梦》你会不会?《锁麟囊》你会唱吗?”新艳秋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是偷着学的。”程先生笑了,说:“我住在国际饭店X楼X号,你来玩,随时可以来找我。你要来啊!”这么一句话,让新艳秋泪如雨下。
新艳秋
我听了这番话,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我明白程先生这番话的意思,他心胸宽阔,不仅尽释前嫌,原谅了我当年的过失,而且知道我的艺术底细;对他早年的戏学得多,中期名作可能不熟悉,他要给我说戏,把程派艺术传给我。这怎么不让我感动呢!——新艳秋
因为有演出任务,新艳秋第二天就离开了上海。然而只过了三四年,程先生就去世了,这次见面竟成了最后一面。许多私淑程派的坤伶,即使不能如愿拜师,却也不同程度地得过程先生的当面指教,而新艳秋却始终没能。
新艳秋之“程派”《红拂传》
红拂在李靖前边唱边舞的云帚舞,描写红拂对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深恶痛绝,身为歌女没有办法只好奉命应付,内心却不甘心寄人篱下。新艳秋以程派特有的歌喉表达了这种痛苦,强装笑脸的矛盾心情,唱得婉约、哀怨、凄楚。"见春光三月里百花开遍,撩人春色是今年(后录音改成宜人)"清脆,高昂略带深沉,触景生情地表现了红拂看到百花开放的春天是如此美丽,可是内心却及其痛苦,不得不强作欢笑给客人们表演歌舞。
新艳秋《红拂传》
"年"字出口前加了个休止符,这小小的停顿,恰当的表现了红拂这种矛盾心情;"随风若柳垂金线,灵和殿里学三眠","三眠"两个字唱的妙极了,"三"字拖了一板然后唱"眠",准确表达了红拂在杨素府中深宫索闭,久居生厌的情绪;"红襟紫领衔泥燕,飞来飞去把花穿;纷飞慢地桃花片,一双双蝴蝶舞街前"这几句是写景抒情,"紫"、"满"、"蝴"字同样演唱的时候出口即逝,增加了休止符,然后再接着唱,很好的突出了她的程派若隐若现的演唱风格,红拂的音乐形象显得很生动。
《红拂传》
最后的"半空中又只见游丝百转,(散板)混不觉迤逗坠花钿"一句的"游丝百转"开始叫散,新艳秋演唱的象游丝一样,藕断丝连,声断意不断,显示出很好的气息控制能力,另外与其兄王子祥的伴奏的配合也达到了水井交融的境界。这段二六红拂手持云帚,载歌载舞,很吃功夫,舞蹈动作的手、眼、身、步法必须达到与唱腔丝丝入扣的程度。
《霸王遇虞姬》
新艳秋的《霸王遇虞姬》一名《玉麟符》。有别于梅兰芳《霸王别姬》。这个戏由清逸居士(庄绪)编写。新艳秋演虞五凤,周信芳、孙毓坤曾演项羽。唱做并重,有五言(二簧慢板)十言(西皮原板转二六)等新腔,并有比剑等武技。
这出戏的唱腔由王瑶卿先生设计,新颖别致。五言(二簧慢板)突破了传统的唱词格律,依字行腔,处理得很巧妙;十言(西皮原板转二六)一段,虽然很短,但板式很丰富灵活,刚唱完移莲步入茶林(西皮原板)马上就转入了(二六)四面观看,在一句中突然转换板式在那个年代实属罕见,很新颖别致,很动听。这两段唱腔基本保持着程派的早期风貌,保留着老派青衣"调门高、声音窄、收音硬"和发声时声带比较紧的某些演唱特点,作为历史资料具有珍贵价值。
《娄妃》
《娄妃》是根据清代蒋士铨所编写《一片石》杂剧改编,是新艳秋独有剧目,创排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写明武宗时,居南昌的宗室朱宸濠袭封宁王,他修建离宫,招军屯粮,蓄意谋反。其妃娄谅女泣血进谏,宸濠不听。后宸濠又夺九江,攻安庆,娄妃再劝,宸濠仍不听。江西巡抚王守仁率军平叛,宸濠于蕃阳湖被擒。娄妃投湖而死。天帝悯之,封其为水部正神,与宸濠托梦示警。
《娄妃》
此剧中有许多赏心悦目的场景处理:梳妆自叹、清泉沐浴、封神托兆等场次歌舞并重。从剧情来看与程先生1931年的《亡蜀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有劝鉴愤而自杀的情节,不同的是后面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以托梦结束全剧。程派"托梦"《梅妃》(1925年)里很显然是借鉴了它的表现手法。这说明新艳秋新戏还是程派的风格,在她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受到了程砚秋的影响。
了却半生心愿抗战结束后,新艳秋组班到各地演出。1954年,新艳秋来南京演出,文化部的一位领导知道后,提出让新艳秋留在南京,帮助发展江苏的京剧事业。新艳秋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她认为,在南京工作几年之后,她还是会回到北京老家的。然而,谁知道,她从此就在南京安家落户,先后在省京剧团和省戏校工作,直至退休。上世纪80年代初,70多岁的新艳秋在离开故乡多年后重返北京。在北京,她见到了恩师梅兰芳之子、梅派传人梅葆玖,也见到了私淑恩师程砚秋的遗孀果素瑛。
新艳秋与梅葆玖
新艳秋(右)陈吟秋师徒合影
1983年程先生逝世25周年举办纪念演出,73岁高龄的新艳秋被程夫人点名唱大轴戏。程夫人甚至说:“程派弟子各有千秋,但你们这么多人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没拜过师的新艳秋。”新艳秋由此潸然泪下。古稀高龄的她毕恭毕敬地向程夫人执弟子礼,闻者无不感慨万千。这也算终于入了程门。
新艳秋晚年剧照
新艳秋先生的《锁麟囊》看得人伤情,举手投足全是民国气息。她打那个时代来,身上附了那个年代的气息。有一年,一直想去南京看新先生,但到底没来得及,新先生去了。九十多岁的高龄,在电视里看她说起程先生。“他说那是我们的程派……”她忽然泣不成声了!九十多岁的老人,想念着年轻时迷恋的那个人……我在电视前亦不能自已。——雪小禅
戏曲宝综合整理出品,更多精彩请关注“戏曲宝”官方微信哦~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