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高中数学就一落千丈(当数学遇上体育生)

 2023-10-21  阅读 733  评论 0

摘要:体育运动学校属职业学校范畴,在校学生除了要完成初、高中阶段的基本学业外,每天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体育运动学习和训练。他们由于大都以学习专业职业技能为主,再加上学习基础差、知识底子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成绩很多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很差。数学课是基础性学科之一。日本著名作家安野光雅曾说:“数学本应像大

体育运动学校属职业学校范畴,在校学生除了要完成初、高中阶段的基本学业外,每天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体育运动学习和训练。他们由于大都以学习专业职业技能为主,再加上学习基础差、知识底子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成绩很多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很差。

数学课是基础性学科之一。日本著名作家安野光雅曾说:“数学本应像大自然一样的美丽。”但是,在现行的升学考试以及应运而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女神失去了“风姿”,变成了枯燥甚至令人讨厌的“老爷爷”,数学被误解了。

当数学遇上了体育生——在体育运动学校上数学课,对授课教师来讲,确实是一件非常耗费脑筋、消耗体力的事情。面对一群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而在课堂上却萎靡不振的体育生,如果在九年级毕业时每个班级还能有二三个坚持学数学的,就已经是令老师欣慰的事情了。

如何上好体育生的数学课,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得他们不放弃数学课的学习,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给数学老师提出的挑战。本文结合自身在体育运动学校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学经历,对提高体育运动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提出几点浅见。

一上高中数学就一落千丈(当数学遇上体育生)(1)

一.适当的降低教学难度。

在《教育学》中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就是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其实这一原则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于一个群体来说也同样适用。对于体育生来说,授课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出发,使得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不是向普通中学看齐,搞一刀切。

一上高中数学就一落千丈(当数学遇上体育生)(2)

(一).学新知,带旧知,要放慢脚步。

数学知识是连续性的,一环扣着一环,这就好比盖高楼,地基打不好,骨架就搭不好,结构没建好,就更不可能添砖加瓦了。体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很薄弱,有很多人在低年级阶段甚至在小学时就没有学好,升到高年级再继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就会感觉非常的吃力,有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知老师在讲什么,越听越不明白。听不明白,就变得不爱学,产生厌烦情绪,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上的恶性循环。

根据这一情况,数学老师给体育生讲授新课时,就不能想当然的跨过与本课学习有关的旧知识,直接的讲解新知识。而是要先复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甚至在有必要时重讲,在此基础上再继续学习新知识,就会容易和顺畅得多。比如我在给八年级学生讲解“认识分式”这一章节时,采用与小学阶段所讲过的“分数”类比学习的方法:类比分数概念来归纳出分式概念;类比分数的性质来认识分式的性质。但是很多学生对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掌握的还不够清楚,所以我几乎用了大半堂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复习有关“分数”的一些基本知识,再从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分式”的概念。虽然整堂课的教学进度放慢了,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但是学生哪怕真正的只明白了一个知识点,再慢也是成功的课。切忌为了完成课堂上的教学进度,不顾学生的掌握情况,满堂灌,结果学生们什么也没有学会。

一上高中数学就一落千丈(当数学遇上体育生)(3)

(二).不贪多,学重点,重在学会。

宋代司马光曾说:“养兵之术,务精不务多。”是说军队要注重质量高,而不在数量多。同样,在体校每堂数学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不要太多,一堂课讲1到2个知识点,只要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明白,就已经是足够了。否则,对于“学习体质”本来就不理想的体育生来说,会很难消化,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抗拒。

我曾经听过一堂书法老师的公开课。在四十分钟上课时间内,授课老师不仅讲了书法的历史、种类,还讲了各笔划的写法、口诀,甚至还讲了“永字八法”,学生授受的信息量非常巨大,整个课堂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人狼吞虎咽地吃了很多东西,却不知道啥滋味儿一样。我在跟这位老师交流中对他说:“其实,书法中一个“点儿”的写法,就足以讲上一堂课的。将这“点儿”的写法讲透了,练熟了,就是成功的一堂课。”

在体育生的数学教学上更应该如此。很多学生数学地基建立的不牢固,理解力相对较差,授课老师就更不应该讲解过多的知识点,而是要详细讲解1~2个知识点儿,必要时甚至可以将一堂课的内容分成两节课上,力求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只有懂了,才能热爱,才会坚持。否则,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盲目讲解,只会使学生越学越烦躁的。

同时,也不要过分强调拔高,对于体育生来说重要的在于学会,而后再循序渐进的逐渐提高,细水长流。

一上高中数学就一落千丈(当数学遇上体育生)(4)

二.增强学生课堂的学习活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认为课堂最主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

体育学校的学生喜欢在操场上进行运动训练,却对坐在课堂中认真学习有着一种习惯性的倦怠,而数学上的一些公式定理、具有逻辑性的推理运算,更令这些体育生“烧”了脑筋。因此,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重燃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火花”,才能逐渐的改变体育生们的学习状态,从而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一上高中数学就一落千丈(当数学遇上体育生)(5)

(一).联系丰富的生活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本质上是学习一种工具,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用。生活才是学生们最好的“数学老师”。当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轻松的解决了在生活中遇到的两难问题时,就会极大地拉近他们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同样指出: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密地联系实际讲清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个典型的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

一名老师讲解“概率”,他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一个人出生在正月里的概率是多少?学生们立刻回答是1/12。接着他又问:我们班50个同学中,出生在正月里可能性最大的有几个同学?同学们想了一会,都回答说有4个。为了验证答案,这位老师请班级里出生在正月里的同学举手。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很多同学用目光在班级里搜寻着。这时,有3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举起了手,果然是4个,真理得到了证明。全班同学既惊奇又信服,老师又接着说,“概率”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此时,学生学好概率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

我在讲授“一次函数”时,也同样运用通过解决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现在每个学生的都有手机,于是我就问学生,你们在电信公司交话费时,一定会遇到不同标准的“手机话费套餐”吧?比如,A类收费标准是:通话费按0.2元/分计,每月必须缴月租费12元;B类收费标准是:没有月租,通话费按0.25元/分计,你若去交费,会选择哪种收费方式呢?同学们都若有所思,因为他们确实都遇到过这样的两择问题。我于是接着说,这就是生活中是“博弈”,我可以教你们运用列“一次函数”的数学方法,来使你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都上来了,都很想知道该怎么去选择。我继续引导,告诉学生,学习数学很有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

一上高中数学就一落千丈(当数学遇上体育生)(6)

(二).要有爱,不放弃

给体育生讲授数学课是不容易的,因为当你像一名武林高手使用了十八般武艺,又像孙猴子一样运用了七十二变后,你会发现这些学习状态不同、普遍学习基础差、几乎不爱学习的体育生们的改变甚微。这时,请不要放弃,而是要用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失败了。”他同样坚信,“我们教育的人,不管他是个多么‘没有希望’和‘不可救药’的钉子学生,他们的心灵里也有点滴优点。”

六月份,由于到了体育比赛季,很多学生都出去参加各种运动比赛去了。一次数学课上,整个班级就剩下一名学生上课。我走进课堂,这名学生有点怯生生的问道:“老师今天还上课吗?”我微笑着回答:“上,有一个人也要上!”我想,只要有一个学生学习,我也要认真的上好课,这是对学生的爱和责任。这堂课这名学生一改往常的状态,听得非常认真。从此以后,再上数学课时,也同样的专心听讲了。我想,他一定是体会得到,老师的教学是认真的,老师爱他们。

用爱去坚持,用爱不放弃,相信总有一天学生们会“亲你师”,从而“信你道”的!

一上高中数学就一落千丈(当数学遇上体育生)(7)

当今的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体育运动教育中的数学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进程,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习状态,改变教学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一颗“爱”心,耐心的去教好体育生。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580Cz0HAAABV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67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196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