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古文全文(听故事学古文守株待兔)

 2025-01-16  阅读 812  评论 0

摘要:从前有一个宋国的农夫,平时种田为生,他的田地里有一截树桩。有一天,一只兔子跑过来,不小心撞到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农夫就放下他的农具,再也不种田了,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捡到跑来撞死的兔子。但是,他再也没有等到来撞死的兔子,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守株待兔现在常用来比喻不通过努力,

守株待兔古文全文(听故事学古文守株待兔)(1)

从前有一个宋国的农夫,平时种田为生,他的田地里有一截树桩。有一天,一只兔子跑过来,不小心撞到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农夫就放下他的农具,再也不种田了,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捡到跑来撞死的兔子。但是,他再也没有等到来撞死的兔子,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守株待兔现在常用来比喻不通过努力,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的人;也用来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的人。韩非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那些想用古代帝王的政治理念来治理当代民众的人,跟守株待兔的农夫一样可笑。

【出处】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五蠹》。

【原典】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宋人有耕者:宋国有一个农夫,耕者,耕田种地的人,即农夫。旧本为“宋人有耕田者”,清代王先慎校注时参考艺文类聚九十五等资料,删去田字,改为“宋人有耕者”。

株:露出地面的树桩。

走:跑。

释其耒:释,放下。耒,古代一种翻土的农具。释其耒,放下农具,这里是指再也不种田了。

冀:希望。

身:这里指农夫自己。

(注:原典参考清代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致。)

(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529Cz0ECgoGXlE.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459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17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