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言之教怎么理解(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

 2025-06-15  阅读 279  评论 0

摘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出自于《老子》一书中,可谓是道家的经典语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句话呢?先来看看译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这句话看似矛盾,又充满哲学,其实很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出自于《老子》一书中,可谓是道家的经典语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句话呢?

先来看看译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老子不言之教怎么理解(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1)

这句话看似矛盾,又充满哲学,其实很多事物的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系统,比如太阳今天傍晚落山了,第二天早上又会从东方升起,长此以往,循环不断。

再比如说,海水受热蒸发成云,云会往高原地区飘去(热胀冷缩原理),然后汇聚成雨雪,下在高原上成冰雪,再慢慢的融化,经过小溪、湖泊、江河等流到海里,这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老子不言之教怎么理解(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2)

这种运动可以成为道的运动,而道在此间扮演的角色又是微妙的,比如云朵可能没飞到高原,就成雨水降下来了,那些水可能还没流到海洋,就已经蒸发了。

但是道在这里面是一个比较统筹的角色,它代表着一个规律,尽管中间可能会有一些偏差,但事物的运动还是按照这个规律走的。

老子不言之教怎么理解(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3)

道在宇宙中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事物的发展它可能产生于某种条件,也可能产生于某个想法。

就像我们做某件事情,我们可以依据现有的装备(条件)去决定做什么样的事情,也可以想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再去凑足这个条件。

老子不言之教怎么理解(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4)

打个简单的比方,周末我们本来没有什么事情,突然瞥见了前段时间某个朋友送的话剧演出票,于是决定去看话剧,这个就叫先有条件再定想法。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近段时间很想看某场电影,于是去买电影票,去看电影。这个就叫先定想法再凑条件。所以这两句虽然很矛盾的话,放到现实里,还真的很适应。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522Cz0HBggHVF0.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495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25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