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毒(复合型气体中毒)

 2023-08-31  阅读 682  评论 0

摘要:CO(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煤气中毒应视为一种复合性有害气体中毒,其中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为神经细胞化学窒息性气体,可迅速穿透细胞膜引起神经细胞中毒,导致脑水肿、脑疝。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过量吸入一氧化碳

CO(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煤气中毒应视为一种复合性有害气体中毒,其中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为神经细胞化学窒息性气体,可迅速穿透细胞膜引起神经细胞中毒,导致脑水肿、脑疝。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过量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煤气中毒依其吸入空气中所含一氧化碳的浓度、中毒时间的长短,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型。预防煤气中毒需要时常检查煤气有无漏泄,保证冬天取暖方法正确,不使用煤炉取暖,热水器与浴池分室而建。

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秋末冬初

呼吸困难

一氧化碳报警器,注意通风,定期检查

急诊科

中毒病因

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即煤气)中毒(carbonmonoxide poisoning)大多一氧化碳中毒的病因主要分为两大方面:工业中毒,炼钢、炼焦、烧窑等工业生产中,由于炉门关闭不严或管道泄漏及煤矿瓦斯爆炸等都有大量CO产生;日常生活中毒,家用煤炉产生的气体中CO含量高达6%-30%,若室内门窗紧闭,火炉无烟囱或烟囱堵塞、漏气、倒风以及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沐浴都可发生中毒,失火现场空气中CO浓度可达10%,也可发生中毒,利用煤气自杀或他杀等。

中毒症状

煤气中毒一般分为三型: 

轻型

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型

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型

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并发症状

开始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无力和全身不适,症状逐渐加重则有恶心、呕吐、胸部紧迫感,继之昏睡、昏迷、呼吸急促、血压下降,以至死亡

中毒原因

生活过程中,在通气不良的室内烧煤取暖,或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都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1)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

(2)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3)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4)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其一氧化碳量为25%~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4%~8%,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5、其他如矿井下爆破产生的炮烟,化肥厂使用煤气为原料,设备故障、管道漏气等均可。

疾病诊断

鉴别

1.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啰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1]。

检查

1、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正常人血液当中的太阳熊蛋白含量是5%~10%,如果一氧化碳中毒,轻度患者也会超过10%,严重者可高于50%。这项测定检查必须得及时,如果脱离一氧化碳的环境8小时之后,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会降到正常,检查时间过晚可能得不出准确的结果。

2、脑电图

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还需要做脑电图检查,大多数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都会有脑电图异常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低波幅慢波增多。有些昏迷的患者还会出现特殊的三相波,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如果后期出现了智力障碍,那么脑电图异常的现象会长期存在。

3、大脑诱发电位检查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性期及迟发脑病者可见视觉诱发电位VEP100潜时延长,异常率分别为50%和68%,恢复期则可分别降至5%及22%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见N32等中长潜时成分选择性受损,两类患者的异常率皆超过70%,并随意识好转而恢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异常与意识障碍的程度密切相关,与中毒病情的结局相平行。三种大脑诱发电位如能同时采用常可提高异常的检出率。在迟发脑病;“假愈期”中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如发现大脑诱发电位再次出现异常虽无症状亦常预示有发生迟发脑病的可能。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恢复意识后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发现1/3以上患者(P300)潜时明显延长且与神经行为学测试中反映大脑认知、记忆和运动反应速度的指标异常有显著的相关性。

4、脑影像学检查

随着脑影像技术的开展与提高,近10年已有许多有关CT及MRI检查本病的报道。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于急性期和出现迟发脑病时进行颅脑CT检查见主要异常为双侧大脑皮质下白质及苍白球或内囊出现大致对称的密度减低区,后期可见脑室扩大或脑沟增宽,异常率分别为41.2% 和87.5%脑CT无异常者预后较好,有CT异常者其昏迷时间大都超过48小时。但迟发脑病早期并无CT改变上述CT异常一般在迟发脑病症状出现2周后方可查见,故不如脑诱发电位及脑电图敏感。急性期CT已显示大脑皮质持下白质异常的患者其恢复远较迟发脑病有白质异常者为差,提示两类患者的白质病理改变不同,前者可能兼有髓鞘及轴索的损伤后者可能多仅为髓鞘的脱失。MRI在显示一氧化碳中毒脑部病变方面优于CT,二者皆有利于与脑部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5、血、尿、脑脊液常规化验

周围血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重度中毒时白细胞数高于18×109/L者预后严重。1/5的患者可出现尿糖40%的患者尿蛋白者阳性。脑脊液压力及常规多数正常。

6、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ALT活性及非蛋白氮一过性升高。乳酸盐及乳酸脱氢酶活性于急性中毒后即增高。血清AST活性于早期亦开始增高 24小时升至最高值,如超过正常值3倍时,常提示病情严重或有合并症存在合并横纹肌溶解症时,血中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明显增高。血气检查可见血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可正常,血pH降低或正常,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常有代偿性下降血钾可降低。

7、心电图

一氧化碳中毒往往会伴有心跳加速,心律不齐等症状。呼吸急促,出现意识没有了,昏迷等症状。大部分患者会因为心跳的改变导致心动过速,所以心电图是检查方法之一。

急救措施

煤气中毒

先要将患者尽快脱离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打开窗户,尽快通风,喊其他人将患者抬出当时中毒的环境,观察患者中毒情况,观察患者意识,立即拨打120,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早期有效的人工呼吸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患者住院后立即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是一氧化碳中毒急救的有效办法。另外要注意患者一氧化碳中毒的时间,早期进行脑保护治疗,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急救误区

误区一:煤气中毒患者冻一下会醒。误区二:认为有臭渣子味就是煤气。误区三:以为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煤气中毒。误区四:煤气中毒患者醒了就没事。[2]

预防措施

煤气中毒

每到冬季,尤其是天气最冷时,总会发生一些煤气中毒事件,伤及包括儿童在内的家庭成员。提醒家长在使用煤球炉时,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引起煤气中毒。

1、 合理使用煤炉,装上烟筒并使其完整。

2、 伸向窗外的部分要加上防风帽。

3、 煤炉、烟筒一定要密封。

4、 白天用煤炉做饭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5、 2—3个月要清扫1次烟筒,以防烟灰堵塞烟筒,影响煤气出路。

6、 为了防止万一,可在家里安装1个换气扇。

事故

2008年4月24日上午9点多,10名女青年被发现倒在北京市朝阳区光辉南里小区5号楼一民宅内,其中6人在现场即被确认死亡。其余4人被送到医院后,3人经抢救无效身亡,仅1人脱离生命危险。经有关部门调查,这些女青年均为北京紫松林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员工,所住房屋由公司租赁。由于没有排烟道,燃气热水器经多人长时间使用后,室内聚集大量一氧化碳,导致10人中毒。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4c1CD0EAggMU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555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04秒, 内存占用1.3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