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叫张道陵(神仙传张道陵)

 2025-09-13  阅读 309  评论 0

摘要: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时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是道家学派中天师道的创始人。曾为江州(今重庆市)令。汉顺帝刘保(公元126年~144年在位)执政时,他因避战乱,来到巴蜀隐居,在鹤鸣山(在四川崇庆县西北)中修道,著道书二十四篇,同时还以神符水及咒语等方法为人治病。他在修道时,招收了若干弟子,

玉帝叫张道陵(神仙传张道陵)(1)

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时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是道家学派中天师道的创始人。曾为江州(今重庆市)令。汉顺帝刘保(公元126年~144年在位)执政时,他因避战乱,来到巴蜀隐居,在鹤鸣山(在四川崇庆县西北)中修道,著道书二十四篇,同时还以神符水及咒语等方法为人治病。他在修道时,招收了若干弟子,从学者必须出米五斗,所以世人又称他创立的道为“五斗米道”。他死后,其道相继传给了儿子张衡和孙子张鲁。张鲁自号师君,所以张道陵自创的“五斗米道”又被称做天师道。张道陵原本是太学里的书生,博览群书,精读《五经》。到了晚年,他叹息道:“光会读书,对延年益寿没有帮助。”于是他立志研究长生不老之道。后来,他得到了《黄帝九鼎丹经》,去到繁阳山修炼。炼成仙丹服下以后,能够坐在那里其人存在,立起身来,身形消失,从此渐渐变得越来越年轻。后来张道陵在万山(山名)石室中得到一部用隐秘难认的文字写成的秘密之书,还得到了制服山岳所有神灵的法术,效验都很好。以前,张道陵看到国家政局混乱,在位当官的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于是他到余杭之地隐居躬耕。后来汉家天下越来越衰败,政治越来越腐败,官府赋税苛重,横征暴敛,人民难以生活。

玉帝叫张道陵(神仙传张道陵)(2)

张道陵曾一度集学生授课为生,但文化之道也日渐败坏,靠教书难以维持生活,也不能扶危佐世。到了五十岁,张道陵决心退身修道,经过十年苦炼,道术已成。他听说巴蜀之地的人民朴素无华,可以教化,而且有许多名山,于是他带领弟子进入蜀国,在鹤鸣山隐居。在这里他遇到了太上老君,于是他在山中制备药物,依仙人指点之法炼丹修道,经过三年努力,丹药终于炼成,但是他不敢贸然服用。他对弟子说:“神丹已经炼成了,若吃下去,立刻就可以成为天上的仙人。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为国家建立功业,所以即使服丹成了真人也感到惭愧。我们首先应该为国家举利除害,做有利于人民的事,然后把这些仙丹服下就能轻身飞升,无愧于心。”太上老君看到张道陵有如此想法,就派遣清和玉女下凡教他吐纳清新和顺之气的方法,告诉他修行千日,能自己内见五脏,外集众神,交接上在,履历星斗,随天罡(刚)星斗柄的指向,摄服精邪,战胜魔鬼。过去蜀地魔鬼多至数万,大白天魔鬼也敢聚集闹事。自从张道陵把六天魔鬼(按佛经说欲界有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降伏以后,把他们逐到远方,使他们分散到不毛之地居住,对他们发誓说:“人主持白天,鬼行于黑夜,阴阳有别,各有所司。违反此律,正一道教执法严明,必加诛戮。”于是众魔远避他方,人鬼殊途,互不相扰。现在西蜀青城山还有鬼市和张天师所立与魔鬼明誓的石碑及天地石等。

玉帝叫张道陵(神仙传张道陵)(3)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4b7Cz0HCwAHVF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537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78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