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微粒贷并非无人问津,只是相比支付宝借呗用户更少。有以下几点原因。
1、微粒贷的开通门槛高,开通条件模糊
微粒贷的开通是白名单邀请制。即腾讯方面对你经过全面的考核,认为你资质达到要求,就会主动为你开通,只有这一种开通方式。
但这个考核标准是什么?不知道,很模糊,没有量化的数据。2017年底腾讯尝试上线“腾讯信用分”,但很快关闭了,应该是由于监管上的某些不可抗因素。
目前,微粒贷也只有少量的微信用户有,相比它的总用户量,实在是不成气候。
与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超过600分就可开通借呗、且芝麻分有很多明确的增加方式相比而言,微粒贷的开通条件实在过于模糊,让人找不到规律,也就不知如何提升了。
2、微信的社交定位使然
众所周知,微信是一款社交APP,主要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朋友之间发红包、去便利店买瓶可乐扫码支付一下,这些简简单单的消费行为和较小的额度符合人与人之间社交的心态。这也是微信在用户心中最显著的特征。
所以这样一款APP,却要通过它进行贷款,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多少有点......感觉怪怪的。
3、微粒贷贷款条件太严格
这是微粒贷为人诟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腾讯给你开通微粒贷入口之后,第一次进入微粒贷,需要查看额度,但仅仅是“查看额度”,它就已经悄悄地默认你同意了征信查询,同时强制性在你的央行征信上留下“微众银行贷款查询”的字样——是的,你只是查看额度而已,实际上等同于贷款,且上了央行征信记录。
这是很多人所无法接受的,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比如我本人,在第一次查询额度之后,至此再也不用微粒贷。
另外,微粒贷给的额度太低了。
我的初始额度是1000元,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谁要为了1000元上征信贷款记录呢?
而两年前我的借呗开通时,初始额度是15000元。
我自问使用微粒贷并不少,但为何额度如此低?这也涉及到本文的第一个问题:开通的标准是什么?额度又是根据什么来设定的?很遗憾,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