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是高科技都没法测量的!”,在古代王朝当权者看来,外族人都是“农夫与蛇的那条蛇”,不要说重用他们,哪怕能够留他们一条命都是仁慈之举。
在战争之中,对于外族人,常规操作不是直接杀掉就是让他们变成奴隶。可以说,在我国几千年历史里,外族出身的真正顶级高官确实是非常少见的。
然而汉朝时期,却有一个外族人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汉武帝去世之前,他任命的四位辅政大臣就有一位是汉人的死敌-匈奴人。
甚至这位匈奴人还差点成为首席大臣,很多人表示:难道汉武帝不怕这是匈奴人放在汉朝的超级卧底吗?难道他不怕有朝一日这颗定时炸弹,将暗流涌动的大汉帝国给引爆吗?
汉武帝的确不怕,能够成为千古一帝,他确实是有真材实料的,哪怕他临死之前身体机能已经严重退化,但是他的明君之心仍然是光亮的,他知道这位匈奴人对大汉朝的忠诚。
要知道,对于一位千古明君来说,私人感情永远要服务于帝国利益,选择匈奴人为辅政大臣,自然是因为此举是最符合帝国利益的。
从一名匈奴王子到一位宫廷低贱马夫,最后以异族人身份担任辅政四大臣之一,甚至汉昭帝在他死后,给予了他陪葬茂陵的荣耀,为何他能够取得汉武帝的绝对信任呢?
辅政大臣中的匈奴人此人就是金日磾。写到汉武帝临终前任命的辅政大臣,恐怕很多人都会想起霍光这个名臣。毕竟在汉昭帝时期,他就是事实上的掌权者,关于霍光的影视剧小说作品虽然演绎书写的有些悬浮,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霍光的确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名臣。
对于四大辅政大臣其他两位汉人大臣上官桀、桑弘羊,或许“反对声音”不会很大,毕竟,历史上这两个,都是汉武帝时期能力和忠诚都很出众的“汉朝内政军事优等生”。
而对于金日磾这个匈奴人,竟是汉昭帝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很多人就表示非常懵了。毕竟,古人用人,忠诚度永远是第一考虑方向的。
如果忠诚度不够,能力越强反而“反作用力”越大,历史上很多阴谋篡位的悲剧不就是这样来的吗?更何况,匈奴还不是一般的外族,这可是和汉人在尸山血海里打的你死我活的死敌。
可以想象的到,当汉武帝出人意料让匈奴人金日磾担任辅政大臣的时候,大臣们肯定是反对不断的,甚至最开始的时候,汉武帝对于首席大臣的人选是金日磾,而不是霍光。
然而金日磾以自己是匈奴人,恐怕此举会让匈奴轻看汉朝,这才作罢。对于汉武帝来说,他能够顶住朝廷的巨大压力,仍然不顾一切的推金日磾上去,这的确说明汉武帝不是一般的信任他。
毕竟在皇帝不能亲政之时,一个辅政大臣的权力真心是大的可以动摇一个帝国的国本,要是万一金日磾真的是一个“伪装者”,要是他真的和匈奴“打配合”,汉朝陷入内乱那是大概率事件。那么汉武帝为何如此信任他呢?
没有一丝杂质的忠诚首先,金日磾几十年如一日的忠诚让汉武帝放心用他。
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因为对汉人战争的惨败,匈奴单于要杀了他们一家,在这种特殊历史环境下,休屠王和浑邪王一商量,索性投降汉朝。
有几万匈奴铁骑做投名状,估计一个侯爵是少不了的。然而在半路上,休屠王又开始反悔了,这下子浑邪王就不干了,直接杀了他,并吞并了他的军队和百姓。
就这样,金日磾几乎是以奴隶之身被安排进汉朝宫廷当马夫。从一个连生命自主权和尊严都没有的马夫,到汉昭帝辅政大臣。
金日磾做对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不管任何情况下,他都对汉武帝足够的忠诚。以下几件历史故事就足以说明他的忠诚。
第一件事,在金日磾受到汉武帝信任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经常进宫陪皇帝玩闹,甚至他的两个儿子还有些没个尊卑,然而皇帝对两个小家伙仍然非常喜欢。
有一次,金日磾的大儿子尽然和宫女戏耍起来,知道这件事以后,他尽然毫不犹豫杀了大儿子。事后武帝知道后,非常悲痛的问他为什么要这样。
金日磾回答说,后宫乃是陛下的专属地,任何人不得越轨,惑乱后宫其罪当诛。听完这话,汉武帝感叹之余,却对他是更加信任了。
第二件事,金日磾对汉武帝有救驾之功。
任何人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当然会非常的信任。皇帝的“情感拼图”里,虽然帝国利益占据了至少80%,但毕竟皇帝也是人,他也会被感动,更何况是几十年不间断的被感动。
金日磾对于汉武帝的忠诚,那是几十年一点一滴的积累,这种长年累月的忠诚自然会让皇帝对他信任无比。
巫蛊之祸后,奸臣江充被汉武帝清算灭族,叛贼马何罗因为和江充是“朋友”,所以害怕一觉醒来脑袋不见,于是就密谋刺杀皇帝。
经过长时间密谋,他们趁近臣金日磾生病,假传圣旨发动叛乱杀进了皇帝寝宫,这个时候病中的金日磾不顾一切的赶到皇宫,大喊着马何罗造反了。
正是他关键时刻的大喊招来了大批侍卫,也让叛乱分子一下子暴露,这次他的舍命相救,自然让皇帝对他更加信任了。
人性的洞察其次,汉武帝一直信任他,还在于金日磾只有跟着汉朝走,才是人生最佳选项。
汉武帝在用人上,的确是堪称大宗师级别。卫青出身同样低微,但汉武帝照样让他带兵远击匈奴。霍去病年轻的可怕,汉武帝同样敢将汉军精锐骑兵交到他手中。
用人学是一门很深的绝学,它非常考究人性和权谋。汉武帝正是对人性和权谋已经掌握的炉火纯青,他才敢这么大胆的用人。
对于金日磾,他同样用了帝王心术上对人性的洞察,他明白,只有最终的利益才是臣子忠诚帝王的最大筹码。
金日磾在匈奴人看来,他就是一个十足的叛徒,哪怕他父亲后来反悔了。他这样的叛徒回去匈奴,也远远没有在汉朝混的高,活的滋润,反而回去有性命之忧。
因此,只有做一个汉朝的忠臣,这是对他整个家族“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帝王平衡术最后,汉武帝信任他,从某方面来说,恰恰是因为他匈奴人的特殊身份。
从权谋角度上说,金日磾这个匈奴人身份,恰恰也是汉武帝放心用他的原因之一,因为他这个身份注定了,他很难得到群臣的支持,只有效忠皇帝,他才能获得权力。
哪怕他有什么异心,他这个天然身份上的缺陷,也让他不可能成为一言九鼎的“权臣”。如果他要造反,更是不会有人会支持他。
而且在四大辅政大臣中安排一个匈奴人,更是汉武帝一种巧妙的“帝王平衡术”,这反而有利于皇权不至于被臣权给压制。
帝王的心何止是海底深,他们从来不会真正信任一个人,因为在权力面前,父子之间都会刀兵相见,因此帝王信任一个臣子,永远都会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利益。
只有将臣子绑在皇权利益链之上,忠诚才会产生。汉武帝信任金日磾,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对皇帝始终如一的忠诚,甚至是不顾生命保护皇帝的这种忠诚。
然而在不为人知的权谋上,汉武帝信任他,更因为利益,更因为人性的深刻洞察。而忠诚对了人,金日磾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不但自己位极人臣,而且他的这个忠诚也荫庇子孙。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