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谈孔子论语(老梁读论语之四)

 2025-03-17  阅读 995  评论 0

摘要: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老梁谈孔子论语?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老梁谈孔子论语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翻译:孔子的一位学生(子夏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老梁谈孔子论语?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老梁谈孔子论语(老梁读论语之四)

老梁谈孔子论语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翻译:孔子的一位学生(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门“十哲”之一,长于“文学”,对弘扬孔子学说起了关键性作用)说:“大丈夫当如欣赏女人之美一样去追求他人身上值得追求的东西,侍奉双亲当竭尽全力,忠于君王当舍生取义,同朋友交往当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尽管大家认为他目不识丁,但是我必须承认他是一个确实有教养的人。”

所谓教育,在真正意义的层面上,到底是什么呢?又包含什么内容呢?在孔子的作品中,他的一个弟子(子夏)对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现在我想和各位探讨一下这个定义。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贤贤——以贤事贤,意思就是,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能看到这个人身上美好的东西,而不去关注这个人的衣服是否华美、肤色是否白皙等问题。贤贤,这就是教育的核心,体现出来,就是在对待父母的时候尽孝,在对待君主时能忠诚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的时候能从不失信遵守诺言,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做到这三点,即使他大字不识,从来没有上过学,那么他也是一个受过教育有着真正人格的人,也即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认为的有教养者。

光关注教育的普及率和量是不行的,必须重视教育的质!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383Cz0HAgEAVV0.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03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83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