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方言问路(鲁西南方言杂谈-蜓蜓)

 2024-03-27  阅读 109  评论 0

摘要:一种蜓蜓南宋诗人王镃有首诗曰“轻绡剪翅约秋霜,点水低飞恋野塘。忽趁游蜂过墙去,可怜不识百花香”,描写的就是如今我们称之为“蜻蜓”的昆虫。在鲁西南方言里,把“蜻蜓”称呼为“蜓蜓(读音tíng ting)”,也有的县市,把一种体型大的蜻蜓叫“官蜓(读音guán tíng)”。2021年6月拍摄笔者想起小

化州方言问路(鲁西南方言杂谈-蜓蜓)(1)

一种蜓蜓

南宋诗人王镃有首诗曰“轻绡剪翅约秋霜,点水低飞恋野塘。忽趁游蜂过墙去,可怜不识百花香”,描写的就是如今我们称之为“蜻蜓”的昆虫。在鲁西南方言里,把“蜻蜓”称呼为“蜓蜓(读音tíng ting)”,也有的县市,把一种体型大的蜻蜓叫“官蜓(读音guán tíng)”。

化州方言问路(鲁西南方言杂谈-蜓蜓)(2)

2021年6月拍摄

笔者想起小时候,在鲁西南农村里逮过几次蜻蜓。一般是暑天季节,闷热天气或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蚊虫受气压影响都低飞,蜻蜓为了追吃蚊虫也贴着地面飞。这时候逮蜻蜓的最好去处是打麦场上的麦秸垛附近,因为麦秸垛里蚊虫多,蜻蜓也多。于是,我就吆喝一班的小伙伴,每人扛一把大扫帚来到麦秸垛,双手挥舞着扫帚追赶蜻蜓,瞧准时机,用扫帚拍蜻蜓。拍到蜻蜓后,蜻蜓扎到扫帚苗之间动弹不得,这时候可以用手直接从扫帚上逮住蜻蜓,然后用缝衣服的线绑住蜻蜓前边的两条腿。待到晚上,把逮到的蜻蜓放进蚊帐里,希望蜻蜓能吃蚊帐里的蚊子。现在想想,蜻蜓在蚊帐里是吃不到蚊子的,只是孩子心境吧。

化州方言问路(鲁西南方言杂谈-蜓蜓)(3)

2021年6月拍摄

上学之后,老师就教育我们,蜻蜓的幼虫在水里,吃蚊子下在水里的卵、幼虫长大,成虫后,它在飞行中捕食蚊子及其他对人有害的昆虫,所以它是益虫,不能败坏它。从此以后,我再没有逮过蜻蜓,也希望朋友们也爱护蜻蜓。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36fCz0CAw4CV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958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808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