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齿菌多糖(多糖类物质)

 2023-06-17  阅读 938  评论 0

摘要:耙齿菌属于非褶菌目、齿菌科、耙菌属。主要生活在阔叶树的树皮及木材上,往往大量成片生长。耙齿菌多糖Polysaccharides非褶菌目、齿菌科、耙菌属生于阔叶树的树皮及木材上全国都有分布免疫调节简介耙齿菌多糖又名耙齿菌提取物,它是从耙齿菌深层发酵菌粉中经过提取浓缩加工分离得到的活性多糖类物质,为甘露

耙齿菌属于非褶菌目、齿菌科、耙菌属。主要生活在阔叶树的树皮及木材上,往往大量成片生长。

耙齿菌多糖

Polysaccharides

非褶菌目、齿菌科、耙菌属

生于阔叶树的树皮及木材上

全国都有分布

免疫调节

简介

耙齿菌多糖又名耙齿菌提取物,它是从耙齿菌深层发酵菌粉中经过提取浓缩加工分离得到的活性多糖类物质,为甘露聚糖,分子量80000。野生耙齿菌生于阔叶或针叶树的枯立木或倒木上,引起木材白色腐朽,腐朽力强。由于原料产量的限制,通常用于提取的耙齿菌为发酵的耙齿菌粉。[1]

基本信息

形态特征

子实体在基物表面平伏生长,边缘反卷,有时则完全平伏,反卷的菌盖部分0.8-1.5cm×0.5-3.5cm,宽1.0-3mm。菌表面白色,密被短绒毛,环纹往往不很明显,边缘薄,波状,起伏,菌盖下子实层面白色或乳白色,管孔裂为粗糙、齿状突起。菌肉白色,革质,韧,干后硬。囊体明显,梭形至纺锤形,突越子实层约15mm,顶端常有结晶。担子呈棒状,近无色,具4小梗。孢子无色透明,平滑,椭圆形,4.5-6μm×2.5-3μm。

生态习性

生于阔叶树的树皮及木材上,往往大量成片生长。

分布地区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台湾、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西藏等。

本品是取自人工培养的耙齿菌菌丝体,经提取后得到的粗多糖。

化学成份

菌丝体中含白耙齿菌多糖(P3S),C16:O,C18:O,C18:2脂及酸及蛋白质,培养物中还含有纤维素酶、aspartic proteinase、1,4-D-glucan cellobiohydrilase、pyranose oxdase。菌丝中还含有甲壳质(chitin)。

主要功能

本品含有多糖、皂甙、有机酸、生物碱及17种氨基酸,等多种细胞强化营养素,软化血管壁,恢复毛细血管弹性,促进肾小球、肾小管的再生,改善肾小球的微循环,增加肾小球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恢复肾脏的活力。

应用范围

肾炎,肾小球炎、尿蛋白等具有保健功效清利湿热。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下焦湿热证者。通过保健来改善机体。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2a0CD0EAgoC.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494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15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