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有关中国与乌克兰进行航空技术合作的消息不少,如今乌方处境确实困难,为摆脱困境,确实非常愿意与中国合作,对华输出先进技术。如今人们关注的依然为安225或安124,其实在短期之内,可能真正见效的型号,只一个:安70。
运20
这不仅是从技术难易程度的角度说,更是从需求角度考虑。2016年,国产运20服役填补了大型运输机的空缺,让中型运输机的更新换代问题显现出来,可以说,中国在运20之后还缺一款大飞机:运9的替代型号,中型运输机用途广,更是主要的特种平台,其地位不比大型运输机低的,只有把这款装备补齐了,中国才能成为空中军事强国了。
安70
该机的最大起飞重量约140吨,机长41米,翼展41米,机高16米,最大载重47吨。安装有4台大功率螺旋桨发动机,单发功率14000马力,巡航时速700到750公里,可执行各种高度的空投任务,最大可空投重20吨的单件物品,也可以运载3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206名伤病员。正常载重25~35吨的情,那时航程在6000公里以上。具有良好的野战机场起降能力,可以在载重25吨的情况下,从600米长的野战机场跑道上起降,再飞行约3000公里。
安70
如此性能介于中型与大型的运输机之间,自然非常吸引人,可惜安70尚迟迟无法投产,主因就上没有生产条件,一方乌方自身无力生产,二是,没有订单。其性能完全可以满足,我军对中型运输机的需求,其技术水平等也适合于我们,安70运输机已完成测试飞行,只差订购即可投产,那么中国只能需要建立生产线即可,相关技术也不算难,中型运输机的生产技术对于我们不算难事了!
安70
那么它会马上飞来中国吗?如果引进,确实会很快,只是建立生产线的问题,实际进度将会比运30项目更快。当然了,也存在问题,那就是它的性能是否为我军所需要求,以及能否比自研的运30更为理想?这不是有与没有的问题,而是那个更适合的问题,这属于新的头痛问题吧,我们面临将一个选择题,到底是运30,还是安70那?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