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知识包罗万象,不仅关联自然科学知识,也涉及历史、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方方面面,可谓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呈现。近日,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本草博物志》,作者王家葵教授深入本草领域研究多年,将其解读本草的心得汇集,结成这部好读的随笔。
81篇文章提出了81个问题,抽丝剥茧,在传统本草考证之外,还借助丰富的诗文、书法、碑刻、道教文献等古代文献资料,融会贯通,解答本草文化中的诸多“为什么”,生动有趣地展示本草研究的奇妙历程。该书具有很强的科普性、趣味性,征引的材料非常丰富,对很多本草学上被忽视的细节、沿袭已久的谬误均有指正,同时也点到为止,留给读者去深入考察的空间很大,适合备查。
此外,这本书也将中医知识和中国古典文学联系在一起。例如,《苏东坡的“人参”》一文,就是议论苏轼《小圃五咏·人参》诗,解答了宋代广东罗浮能否种植“人参”的历史疑案。此外,《采采卷耳》《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终朝采蓝》《麝香眠石竹》《涧有尧年韭》《正是河豚欲上时》等篇,也都是以古诗名句为文题,做出知识性解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贺梦禹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