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窃取信息罪(66个窃取个人信息恶意程序曝光)

 2024-11-12  阅读 526  评论 0

摘要:新华社天津5月26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26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悉,通过自主监测和样本交换形式,盗号神器等66个窃取个人信息恶意程序近日被发现,该类病毒通过短信进行传播,会私自窃取用户短信和通讯录,对用户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安全威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非法窃取信息罪?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

新华社天津5月26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26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悉,通过自主监测和样本交换形式,盗号神器等66个窃取个人信息恶意程序近日被发现,该类病毒通过短信进行传播,会私自窃取用户短信和通讯录,对用户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安全威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非法窃取信息罪?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非法窃取信息罪(66个窃取个人信息恶意程序曝光)

非法窃取信息罪

新华社天津5月26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26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悉,通过自主监测和样本交换形式,盗号神器等66个窃取个人信息恶意程序近日被发现,该类病毒通过短信进行传播,会私自窃取用户短信和通讯录,对用户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安全威胁。

这66个被曝光的恶意程序包括V聊、盗号神器、漏洞盗号软件、刷赞大师、录像、违章查询、招标文件、年会邀请函、各种游戏变态辅助、和平精英变态辅助、汪少QQ飞车防封等。其中,恶意程序名称出现最多的是录像,多达17次。

据了解,这些恶意程序目前已攻击影响了北京、河北、河南、辽宁、山东、天津等地用户的手机。另外,多个企业邮箱的账户也遭受到此次恶意程序的攻击。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安全专家介绍说,被曝光的这66个恶意程序主要危害涉及:私自将用户手机里已存在的所有短信和通讯录上传至指定的邮箱;私自接收指定手机号码发来短信控制指令,执行控制指令内容;私自将用户接收到的新的短信转发至指定的手机号,同时在用户的收件箱中删除该短信。

安全专家和网络安全机构提醒,鉴于此类恶意程序多潜藏在诈骗短信中,对于无缘无故出现的链接或文件,尤其是陌生用户通过短信、微信等工具发送的链接或文件,不要点击或接收,带有个人信息的网页浏览记录等要及时清除;利用各类安全软件对诈骗短信、恶意程序进行拦截;打开手机中防病毒移动应用的“实时监控”功能,对手机操作进行主动防御,这样可以第一时间监控未知病毒的入侵活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17aCz0EBQwMVlI.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95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2085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