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和杜甫谁厉害(辛弃疾杜甫苏轼笔下的小儿子)

 2023-09-29  阅读 506  评论 0

摘要:最近读的诗文中有几篇都是写小儿子的。古代的大咖,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离我们那么遥远,但他们写起小儿子,就如同我们邻家的那个大哥宠着他的老幺。《清平乐·村居》课文配图前几天,在我家小姑娘的书上再一次读到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

最近读的诗文中有几篇都是写小儿子的。

古代的大咖,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离我们那么遥远,但他们写起小儿子,就如同我们邻家的那个大哥宠着他的老幺。

辛弃疾和杜甫谁厉害(辛弃疾杜甫苏轼笔下的小儿子)(1)

《清平乐·村居》课文配图

前几天,在我家小姑娘的书上再一次读到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的一生上马能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下马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写词只是他的消遣。

可惜这样一个人才,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23岁,他带着义军从山东辗转来到临安,希望能够完成自己带兵北伐收复中原的梦想。

可是南宋统治者显然并不打算给他实现抱负的机会。他被朝廷支来支去频繁调动到各地任职,所任职务多半也不能实现杀敌报国的理想,官职最高也就做过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是辛弃疾三十多岁时的慨叹。

可是他的理想统治者一直“无人会”,四十多岁时他隐居江西上饶。

他喊:“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希望自己放下梦想,尽情享受田园之乐。

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

诗人笔下的那个小儿子太可爱了。

大哥在溪东锄地,二哥在忙着编织鸡笼,而小家伙悠闲地“卧”在溪头,剥着莲蓬。

估计那一刻他的小嘴里已经塞满了剥好的莲子,正在大快朵颐。

“最喜小儿无赖”,“无赖”这个词写尽了诗人对这个小儿子的宠溺。

伟岸如辛弃疾,写起小儿子也全是柔情。

辛弃疾和杜甫谁厉害(辛弃疾杜甫苏轼笔下的小儿子)(2)

带学生复习杜甫专题时,再读他的《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年轻时的杜甫意气风发,他的梦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是现实却让他屡屡碰壁。

48岁,在友人的资助之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

饱经战乱之苦,长年漂泊在外的杜甫,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在这个江边的小村子里,他写下了《江村》一诗。

景物的清幽,人物的闲适,字里行间流淌着岁月静好。

妻子画了一个棋盘,他们一起下棋,小儿子把针敲弯了,要做钓钩。

小家伙一定是一边加工着钓鱼工具,一边要看一看江边出没的鱼儿们,心中志得意满,眉梢间仿佛已经露出钓到鱼的喜悦。

忧国忧民的杜甫,也会在生活中捕捉到小儿子的一个动作,写入诗中,让我们通过诗歌认识了那个千年前可爱的小家伙。

辛弃疾和杜甫谁厉害(辛弃疾杜甫苏轼笔下的小儿子)(3)

“稚子”“小儿”,读到这样的词,我就觉得一定是一个孩子童年或者少年时的样子。

昨天晚上睡前翻苏轼的《东坡志林》,才知道自己的思维固化了。

在父母眼中,他们的孩子一直是孩子,无论五岁、十五岁还是五十岁。

昨天读的是《东坡志林》中的《记过合浦》一文。

当时苏东坡从广东的雷州半岛,也就是当时被称作“海康”的地方,要去“合浦”。

这也是苏东坡晚年被贬岭南七年中的一段岁月。

当时连日大雨,桥梁毁坏,水漫岸上,无边无际。

苏东坡从兴廉村的净行院下来坐小船到官寨,前方都在涨水,没有能用的桥或者船。

当天是六月的最后一天,天上没有月亮,作者停船留宿在大海的中央。四周天水相接,放眼望去是漫天的星辰和银河。

我们现在读来是美景,对于作者当时是绝境。

面对此情此景,苏轼心潮起伏,他慨叹自己一生多次遇到这样的险情,担心自己被困在这里。

在这样的困厄中作者写了一笔:“稚子过在旁鼾睡,呼不应。”

开始读时,好风觉得“稚子过”就是苏轼的小儿子苏过,当时应该是一个小孩子,小家伙没心没肺,老父亲都愁成那样了,他还能睡得叫不醒。

可是读到最后,看到作者记这件事的时间竟然是元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100年,当时苏轼已经63岁,这是他去世的前一年,而他的小儿子苏过已经28岁了。

那时候,28岁的苏过已经做了父亲,但在老父亲苏轼眼里,他还是一个孩子。

苏轼喊自己的儿子起来,可能想和他商量一下下一步怎么办,也可能只是想和儿子说说话,但面对呼呼大睡的儿子,他只能自言自语,自嘲一番:

所撰《书》、《易》、《论语》皆以自随,而世未有别本。抚之而叹曰:“天未欲使从是也,吾辈必济!”

大概意思是说,我写了这么多本经典解读,世上还没有其他版本呢,上天一定不会让它们绝版,我一定可以渡过海。

当然,苏东坡第二天就顺利渡海了。

苏过是苏轼的第三个儿子。苏轼被贬海南一带时,觉得当地气候恶劣,不宜人居,所以他把家小都留在了弟弟那儿,只带着小儿子苏过上任。

而当时苏过也是把妻儿留下,只身陪着父亲,多年奔波在外。

这样的儿子一定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但在父亲身边,他依然如孩子般安睡。

辛弃疾和杜甫谁厉害(辛弃疾杜甫苏轼笔下的小儿子)(4)

《诗经》中写道:“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在《人世间》这部电视剧中,小宋佳扮演的周蓉在父母去世后,一向克制的她大哭着说自己从此成为孤儿了。

毕淑敏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不管人生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亲情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支持。愿我们每个人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日子!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15fCz0ECw8GUg.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85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57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