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最新一期《202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的打击之下,全球性别差距缩小进展缓慢,尤其是在就业市场,但各国依然在逐步调整,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从事有偿工作,担任行业领导职位及专业技术岗位。全球需要积极采取协调和全面的行动,持续推进性别平等,释放繁荣发展的潜在动力。
原文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最新一期《202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促进性别平等是实现繁荣的关键
作者 | 本报记者 朱唐
图片 | 网络
全球实现性别平等需继续努力
《202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全球的性别差距已经缩小了68.1%。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全球要达到性别完全平等还需要132年。全球性别差距指数衡量了以下四个领域中性别差距的发展状况:经济参与和机会、教育程度、医疗和生存,以及政治赋权。在2022年度报告涵盖的146个国家中,医疗和生存方面的性别差距已经缩小了95.8%,教育程度方面缩小了94.4%,经济参与和机会方面缩小了60.3%,政治赋权方面缩小了22%。
2021—2022年,虽然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距有所扩大,经济参与和机会指标还是改善了1.6%,这主要得益于女性在专业和技术岗位方面的进步,以及男女工资差距的缩小。教育程度差距则从95.2%下降至94.4%,已有29个国家在教育程度方面实现了完全性别平等。由于新冠疫情,线上教育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缩小了这一方面的性别差距。医疗和生存方面的全球性别差距已缩小了95.8%,相较于2021年小幅度提升了0.1%。全球已有140余个国家在这一领域消除了95%以上的性别差距,但是医疗和生存指标在疫情之下整体倒退,所以未来状况很可能会发生反转。政治赋权指标仍停留在较低的22%,同2021年的数据相比并没有变化。
本次排名前十的国家依次为冰岛、芬兰、挪威、新西兰、瑞典、卢旺达、尼加拉瓜、纳米比亚、爱尔兰以及德国。尽管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完全的性别平等,但排名前十的经济体已经缩小了至少80%的性别差距。其中,冰岛(90.8%)在全球排名中领先,仍然是唯一一个缩小了90%以上性别差距的经济体。其他北欧国家表现依旧出色,如芬兰(86%)、挪威(84.5%)和瑞典(82.2%)都在前五名之列。排名前十中的有两个非洲国家,分别是卢旺达(81.1%,第6位)和纳米比亚(80.7%,第8位),这两个国家在去年报告中也位列前十。
冰岛、芬兰、挪威和瑞典等国家在四项指数中都表现均衡且出色。冰岛在政治赋权指数中是得分最高的国家,在过去的50年中担任国家元首的女性比例高于其他国家,而且在议会中的女性代表比例也较高。芬兰保持了妇女作为专业和技术工人的完全平等参与,并将妇女在立法、高级和管理职位上的比例提高了0.6%。挪威与瑞典指数得分最高的是教育程度,在这一方面的情况接近完全性别平等。
自2014年首次列入以来,卢旺达一直在前十名中出现。在经济参与和机会方面,卢旺达是在2022年实现劳动力参与平等的三个经济体之一(与塞拉利昂和布隆迪并列)。卢旺达在政治赋权上的得分也有所提高,例如,妇女参与专业和技术角色以及立法者、高级官员和管理角色,这使得卢旺达在该分指数的排名上升到了15位。
性别差距呈现区域差异性
北美是表现最佳的地区,性别差距消除了76.9%。该地区彻底消除性别差距所需的时间从62年减至59年。美国的表现略有进步,而加拿大的得分未有变化。促成指标层面性别平等增长的原因之一是美国在收入平等感知这一项上有了实质性的改善(提高了10.4%)。预估收入平等一项也有所改善,在美国提高了1.2%,在加拿大有4.1%的增长。两国还缩小了在女性担任技术职务比例方面的性别差距。
欧洲(76.6%)紧随其后,在2021年的基础上进步了0.2%,彻底实现性别平等还需60年。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有6个是欧洲国家。在该地区的35个国家中,有9个国家将得分提高了至少1%。阿尔巴尼亚、冰岛和卢森堡成为该地区进步幅度最大的3个国家。欧洲在教育方面几乎已经达到性别平等,只余0.5%的差距。35个欧洲国家中有12个已经达到教育的性别平等。相似的,在医疗和生存方面,欧洲也已消除了97%的性别差距。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72.6%)排名第三,自上年度报告发布以来提高了0.4%。据目前的进步速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将在67年后消除性别差距。在本报告统计的该地区22个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将得分提高了至少一个百分点,这表明区域内的差异正在扩大。
中亚地区(69.1%)未取得进展,仍然维持了2021年度的得分。按照这样的速度,该地区需要151年才能消除区域性别差距。在该地区的十个国家中,有六个国家提高了得分,排名最高的国家依次为摩尔多瓦、白俄罗斯和格鲁吉亚。
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69%)的19个国家中,有13个国家自上年度报告发布以来取得了进步。若按照目前的速度,该地区需要168年才能消除性别差距。与此同时,不同国家的进步速度也各有不同,这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区域差距。该地区表现最好的国家依次是新西兰(84.1%)、菲律宾(78.3%)和澳大利亚(73.8%)。中国、韩国、日本在2022年整体排名都有所提高,中国排在102位,相比2021年的报告中高出5位;韩国排在99位,相比2021高出3位;日本排在116位,相比2021高出4位。
撒哈拉以南非洲(68.7%)收获了该地区的历史最高分,在上一年度基础上提高了1.1%,体现了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肯尼亚等国家在经济领域消除性别差距所取得的积极进展。按照目前的进步速度,该地区在98年后能够彻底消除性别差距。
中东和北非地区(63.4%)是性别差距第二大的地区,其中表现最好的国家是以色列、阿联酋和黎巴嫩。该地区在消除经济领域的性别差距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提高了2%),多个国家提高了女性劳动参与率以及女性承担技术岗位的比例。地区得分和上年度大致相当,需要115年才能完全实现性别平等。
南亚地区(62.3%)的性别差距最大,在所有性别差距指标中得分较低,大多数国家自上一版报告发布以来进展甚微。按照目前进展速度,南亚地区需要197年才能消除性别差距。该地区经济领域的性别差距缩小了1.8%,孟加拉国、印度和尼泊尔等国提高了女性在专业和技术岗位上的比例。
性别平等助力经济强劲复苏
2022年,在包括生活成本上升、持续新冠流行、气候紧急情况在内的多层次和复杂危机中,实现性别平等的进展正在停滞不前。但同时,女性在许多行业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数增加、整体上高等教育以及专业和技术角色的参与反弹令人鼓舞,并可能为未来的努力奠定基础。需要采取集体、协调和全面的行动,以实现持续改进并阻止逆转风险,积极加速复苏步伐。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从事有偿工作,并且担任领导职务。全球社会期望、雇主政策、法律环境和护理的可获得性继续在选择教育轨道和职业轨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全球性别差距指数,全球就业领域的性别差距自2009年以来一直缓慢扩大。2020年情况恶化,到2022年,就业领域的性别平等比例降至62.9%,创下了指数编制以来的最低水平。在现有劳动力中,失业率也有所提高。虽然男女当前失业率均高于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但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女性失业率(6.4%)要高于男性失业率(6.1%)。
如果从女性承担组织领导职位的角度看,形势相对较好。根据领英上23个主要经济体的高频数据,自2016年以来,受聘担任领导职位的女性日益增多。2016年,在这些国家中,女性领导者的比例为33.3%,而到了2022年,这一比例提高至36.9%。同时,近年来女性创业的平均比率略高于男性,女性创始人的比例在过去五年中翻了一番。
然而,不同行业聘用女性担任领导职务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2021年,领导职位女性雇佣比例最高的行业是非政府组织和成员组织(54%)、教育机构(49%)、政府和公共部门(46%)、个人服务和福利机构(46%)、医疗和保健服务(46%),以及媒体和通讯行业(46%)。相比之下,在2021年,领导职位男性雇佣比例明显更高的六大行业分别是科技(30%)、农业(28%)、能源(25%)、供应链和交通运输(25%)、制造业(22%)和基础设施(21%)。尽管如此,一些行业正在加速聘用女性担任领导职务。与 2016 年相比,技术、能源、供应链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对女性担任领导职位的招聘率提高最大。
在过去五年里,全世界女性在高等教育学位的入学和毕业率一直在上升。可喜的是,疫情进一步加速数字化,使在线学习领域的女性参与度显著增加。数据显示,2019—2021年,在沙特阿拉伯,女性的信息通讯技术培训在线入学率从占总入学率的9.2%增加到16.1%,希腊参加的女性比例几乎翻了一番,从8.6%增加到15.8%。
缩小性别差距仍然是国家繁荣的关键动力。面对日益不确定的经济前景,应呼吁更多领导者释放本国人力资本的活力和创造力,携手克服当前危机,加快强劲复苏。例如,“消除性别差距加速器”项目与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政府和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开展结构化公私合作,加快推进性别平等,重点关注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帮助更多女性进入领导岗位和培养急需技能。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19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全球性别差距报告:疫情如何阻碍性别平等进程?| 社会科学报
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我们离真正的性别平等有多远?| 社会科学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