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荷芬
坐在野花与杂草相映的田埂上放牧,看满田的怀鸭欢快觅食,但见残荷摇曳,微风拂过金黄的秋色,阳光正好,膝上有书,我的嘴角扬起一抹幸福的微笑。
但是,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手拿竹篙牧鸭农妇的内心是愉悦的。我也不敢说,说了势必自取其辱,被视作笑谈。对,不是所有的语言都能说出口,譬如爱与幸福。
就在此刻,许久不曾联系的文友,诗书文化的王珊老师发来信息。她约我参加曾经热爱,一直念念不忘的诗书文化平台同题有奖征文,题目为《稳稳的幸福》,我心头为之一热,瞬即又五味杂陈。稳稳的幸福,多么暖心的主题,可现实哪有什么稳稳的幸福呀?我不禁喃喃自语。
我们虽处太平盛世,可2020年却是一个多事之秋,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一直在持续,经济发展严重受挫。无论是外贸,国企,个体与企事业单位皆在平稳中求生存,而农人更是举步为艰。今年雨水丰沛,所有农作物受雨水浸淫几乎失收,养殖业更是进退两难的在煎熬,不思则罢,一思倍觉前路茫茫,幸福何在?
可我只字未提,因为不管生活有多艰难,日子还得一天天的过。好在王珊老师告知我,征文《稳稳的幸福》主要是写大家在诗书文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一语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情弦,往事历历在目,温暖贴心的画面一幕幕在我眼前流转。
重逢久别的闺蜜,那是一稳稳的幸福清丽脱俗,热爱文字的优雅女孩,是她带我走进诗书文化,认识了英俊儒雅的谦谦君子——诗书文化的创办人周哈导,亦是哈导与闺蜜的鼓励,促使我开始尝试“我手写我心”的快乐,从此爱上阅读,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
因为爱,所以爱。也曾不经意地写过许多深爱诗书文化的文字,此时不再赘述。每每念及在诗书文化平台与文友互动,经常发表拙文,彼此优雅互粉的日子,简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高光时刻,那份简单、真实让我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记得第一次在平台发表拙文,是写给闺蜜的《如若初见》,我如实写到: 如果停不下来,抑制自己,想为你做点什么的冲动,我愿意拾起久未碰过的笔墨,笨拙的言说你如诗般的美。也正因为此文,让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文友与老师,那份互粉互勉互助的情义一直都在。
那时候,他们是诗书文化平台最忠实的粉丝,才女寒梅言辞豪爽,帅气的鱼儿清新活跃,柳暗花明姐姐笔墨含蓄,杨柳依依出口成词,知性的郑总阳光温婉,轻舞飞扬教授博学多艺,还有后来加入平台,为平台默默做出许多无私奉献的静赢姐姐,墨缘姐姐,才子兵临城下……
他们随性,真诚,可爱,向上,为平台踊跃投稿;为文友力作坦诚留言;为平台举办每一次活动献计献策,爱心凝聚的团队无形架起了一座友爱的桥梁。在哈导的引领下,按我们各自所长组建了诗书文化编委会,创办了个人专辑栏目,遇到热爱文字的好友还会邀请加入我们的平台,一起相互切磋学习。
曾几何时,我们与平台心心相惜,即使生活再忙,也不忘自己的初心。可是,走着走着,我们还是走散了。
热爱文字的人都是性情中人,那份对文学的热爱非常纯碎,与金钱,名利没有任何关系。
回首一起在诗书文化走过的日子,依旧有太多不舍,那些幸福过我身心的画面,相信随着岁月的沉淀将会激励我走好余生的路。只是积攒在我内心的亏欠,随着光阴流转亦越发浓厚。
我不得不郑重而虔诚地向哈导致歉,源于愧对哈导曾给予我的耐心指导,是他教我学会下载朗诵软件,教我如何练习发音,录音,叫我如何修改文稿。在编委会没有时间审稿时,他会替我另做安排。在我总是为文友精心留言后,哈导还会给我发大大的奖励红包,亦能收到哈导不远千里寄来的礼物——我喜欢的书《浮生六记》与《马克吐温小说集》。
雁过留痕,爱过暖心,虽然,我亏欠了哈导的知遇之恩,可我依然期待自己能够多挤出零碎时间,多一些阅读,多一点练笔,好好提升自己。期待有一天我还可以回到诗书文化心灵家园,与文友一同学习,享受与文友一起优雅互粉的稳稳的幸福。
作者:周荷芬(懂你)
韩公渡人,从事生态养殖,乐于清贫静处的村姑。热爱文字,沉迷于笔尖滑过纸张的喜悦与善良。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