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辘轳
有句 歌曲是“命运不是辘轳”,但现实却不尽然。
三十岁那年,父母亲给我1亩庄稼地,2分水园,叫我分家单过。
那时,我已有4口人,月工资34元5角,光靠工资,不够开销,靠二分水园种莱赚钱,就成为收入的主要渠道。
八十年代生产工具十分落后,浇园全靠人绞辘轳、斗子。
这些工具全靠购买,我们公社驻地的市场只有斗子,没有辘轳。听人说临城(薛城)有人卖,我就到临城去寻购。
打听了好几个人,才知道东庹村有这货物。东庹村制辘轳的老板姓郑,他告诉我,他家的辘轳卖光了,想等的话10天以后,不想等可以到沙沟庙会上看看。
我不想等,就骑自行车奔向10里外的沙沟古会。
那天正是阴历三月初三,会上人山人海,驾肩接背,七挤八挤,挤了两三个小时,才寻找到卖辘轳的。要价5元,4元成交,又花1元钱买了根麻绳绞上,才算配套齐全。
那时己是午后3点,饿得前胸贴后胸, 尽管怀里还有10元人民币,也没舍得花,在沙沟河里喝了一肚子凉水压渴挡饥,骑车60多里,返家吃饭。
话好说,不受命运的羁绊和束缚,不当 辘轳。但是,当你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生存,你不得不当那苦难的辘轳,“路逢险处难躲避,事到临头不自由”。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